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27
塞罕坝曾经由于森林被砍伐殆尽,由“美丽的高岭”沦至风沙肆虐的沙丘。经过几代林场人艰苦努力,把风沙蔽日的坝上荒原改造成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如今去坝上旅游,随处可见写有“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实现碳中和”的宣传语(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塞罕坝从“美丽的高岭”沦至风沙肆虐的沙丘,说明人类的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而如今塞罕坝茫茫的林海和成片的草场组成一道阻沙、防风、涵水绿色屏障,成为有名的旅游点,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价值。
(2)塞罕坝地区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以上,年均气温-1.4℃。若你是林场建设者,人工造林时在树种选择方面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恢复被破坏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是植被恢复,这是因为植物是生产者,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塞罕坝的自由放牧区,兔子、牛、羊和平共处,狼与狐正常出没。如图为能量流经兔子这一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G表示流入狐所在营养级的能量,A表示兔摄入的能量,则兔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由图中_________表示。

(4)植树造林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这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的特点。要实现“碳中和”,除继续植树造林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2-23高三上·山东·开学考试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碳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塞罕坝曾经由于森林被砍伐殆尽,由“美丽的高岭”沦至风沙肆虐的沙丘。经过几代林场人艰苦努力,把风沙蔽日的坝上荒原改造成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如今去坝上旅游,随处可见写有“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实现碳中和”的宣传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化之中,____________,因此群落就不断地演替。
(2)将森林砍伐或开垦为耕地,交通和水利设施、房产项目的修建等都可能导致某些野生物种_________,让很多大型野生动物种群难以维持。
(3)塞罕坝地区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以上,年均气温-1.4℃。若你是林场建设者,人工造林时在树种选择方面应注意___________
(4)植树造林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这是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___的体现。要实现“碳中和”,除继续植树造林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5)在塞罕坝的自由放牧区,兔子、牛、羊和平共处,狼与狐正常出没。如图1为能量流经兔子这一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G表示流入狐所在营养级的能量,A表示兔摄入的能量,则兔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由图中____________表示。图2为此地存在的三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如果将乙的食物比例由甲:丙=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5%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乙的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_____倍(2分,保留小数点后2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