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单题 适中0.65 引用6 组卷408
科研人员采取果树下腐殖层土壤作为实验材料,用刚果红培养基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再对初筛出来的12株纤维素降解菌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得到3株降解能力较高的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将适当稀释度的土壤菌悬液涂布于刚果红纤维素平板培养基上 |
B.将接种后的刚果红培养基放置在30℃摇床培养3d后,观察是否产生透明圈 |
C.筛选出来的菌株需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以得到大量目的菌 |
D.需通过预实验考察紫外线处理时间对存活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诱变时间 |
22-23高三上·江苏南通·开学考试
类题推荐
马铃薯渣是在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副产物,含有淀粉、纤维素等成分,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研究人员欲从马铃薯渣中筛选出酶活较高的淀粉分解菌。通过优化菌株的产酶条件来提高其淀粉酶产量。如下为分离培养基的成分:可溶性淀粉1%、蛋白胨0.5%、氯化钠0.5%、磷酸二氢钾0.1%、硝酸钾0.1%、琼脂1.8%,培养后获得8个降解能力较高的菌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
A.可将适当稀释度的马铃薯渣悬液涂布于添加碘液的平板培养基上 |
B.将接种后的淀粉平板培养基在30℃摇床培养,观察是否形成透明圈 |
C.筛选出来的8个菌株需要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以得到大量目的菌 |
D.对获得菌株进行紫外线处理可诱发基因突变而培育降解能力更高的菌株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纤维素酶可用于提高饲料利用率。科研人员采用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康氏木霉菌(一种真菌)进行实验,该菌经过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后,被接种于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培育,从而筛选得到了产纤维素酶高的菌种。科研人员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为该酶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提供依据。【小题1】关于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产纤维素酶高的康氏木霉菌的培育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纤维素酶可用于提高饲料利用率。科研人员采用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康氏木霉菌(一种真菌)进行实验,该菌经过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后,被接种于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培育,从而筛选得到了产纤维素酶高的菌种。科研人员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为该酶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提供依据。【小题1】关于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和纤维素酶处理的时间 |
B.50℃下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最高,故50℃是保存该酶的最佳温度 |
C.70℃下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下降,原因是纤维素酶被水解 |
D.将经80℃处理30min的酶放置在60℃下,部分酶会恢复活性 |
A.经过紫外线诱变的康氏木霉菌只能发生基因突变 |
B.筛选目标菌的培养基需以纤维素为唯一的营养物质 |
C.接种操作时需同时打开超净工作台上的紫外灯和过滤风 |
D.需挑选透明圈直径和菌落直径比较大的单菌落作为目标菌 |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为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梯度稀释后,将获得的菌株转接到纤维素刚果红鉴别培养基平板上,每个菌株设置3个重复,28℃、160r/min培养48h。根据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的透明圈直径(D)和菌落直径(d)大小,初步判断菌株降解纤维素的能力,选取合适的菌落划线分离纯化后保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培养时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通过选择培养扩大了目的菌的数量 |
B.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的pH一般需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
C.应选取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较小、生长快速的菌落 |
D.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所用的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