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组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09
Ⅰ、据图回答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可用图1所示装置来探究____________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该实验需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即实验的因变量。
(2)图2中植物正常生长,从ATP数值关系分析,②过程形成的ATP数量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④过程形成的ATP数量之和。
(3)菜农们常采用夜间降低大棚温度的方法提高蔬菜产量。但是有一些菜农急功近利,将夜间温度降到10℃之下,其结果是大棚的蔬菜产量反而下降很多,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Ⅱ、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二氧化碳的固定方式除卡尔文循环(C3途径)外还存在C4途径,故又称为C4植物。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小数目也少但叶绿体内有基粒;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较大数目较多但叶绿体内没有基粒。这两类细胞密切配合,保证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4)推测玉米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填“叶肉细胞叶绿体”或“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
(5)许多植物在夏季正午时会因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而出现光合速率降低的“午休现象”,玉米植株虽然也会出现气孔关闭的现象,但其光合速率却会在正午时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已知C4途径中的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很高,据此推测玉米植株不会出现“午休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表皮。脱落酸(ABA)可通过特定的信号转导途径导致气孔的关闭。有人推测,ABA受体有胞内受体和细胞膜上受体两种,为探究ABA受体位置,研究者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一

实验二

步骤一

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步骤二

向培养液中添加同位素标记的ABA

向保卫细胞内直接注射足以引起气孔关闭的一定浓度ABA

步骤三

检测______________

检测气孔开放程度


据实验一、二推测ABA受体只位于细胞膜上,但有人认为直接注入细胞的ABA可能被降解,导致气孔不关闭。因此设计了两种防降解的“笼化ABA”,光解性“笼化ABA”能在紫外光作用下释放有活性的ABA,非光解性“笼化ABA”则不能。请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三

Ⅰ组

Ⅱ组

步骤一

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步骤二

将光解性“笼化ABA”显微注射入保卫细胞内

将非光解性“笼化ABA”显微注射入保卫细胞内

步骤三

用紫外线照射保卫细胞30s

步骤四

检测气孔开放程度

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一、二、三结果表明,ABA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和细胞内。
22-23高三上·河南信阳·开学考试
知识点:有氧呼吸过程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表皮。脱落酸(ABA)可通过特定的信号转导途径调节气孔的开放程度,机制如下图。已知细胞质基质中Ca2+的浓度在20~200μmol/L之间,液泡中及细胞外Ca2+的浓度通常高达1mmol/L。(注:每个保卫细胞同时存在“ROS”途径和“IP3,cADPR”途径)
(1)由下图可知,ABA与ABA受体结合后,可通过ROS、IP3等信号途径激活____________上的Ca2+通道蛋白,使Ca2+___________方式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的增加,促进了K+及Cl-流出细胞,使保卫细胞的渗透压降低,保卫细胞____________(填“吸水”或“失水”),气孔关闭。

(2)有人推测,ABA受体有胞内受体和细胞膜上受体两种,为探究ABA受体位置,研究者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一实验二
步骤一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步骤二向培养液中添加同位素标记的ABA向保卫细胞内直接注射足以引起气孔关闭的一定浓度ABA
步骤三检测___________检测气孔开放程度
实验结果细胞膜表面放射性明显强于细胞内,气孔关闭气孔不关闭
(3)据实验一、二推测ABA受体只位于细胞膜上,但有人认为直接注入细胞的ABA可能被降解,导致气孔不关闭。因此设计了两种防降解的“笼化ABA”,光解性“笼化ABA”能在紫外光作用下释放有活性的ABA,非光解性“笼化ABA”则不能。
实验三Ⅰ组Ⅱ组
步骤一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步骤二将i___________显微注射入保卫细胞内将ⅱ___________显微注射入保卫细胞内
步骤三用ⅲ___________照射保卫细胞30s
步骤四检测气孔开放程度
实验结果气孔关闭气孔不关闭
综合实验一、二、三结果表明,ABA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和细胞内。
(4)植物在应答ABA反应时能产生一类磷脂——SIP(如图所示)。为检验“SIP通过G蛋白起作用”的假设,用____________处理拟南芥G蛋白缺失突变体的保卫细胞,检测气孔开放程度的变化;其对照组设计思路为__________
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表皮。脱落酸(ABA)可通过特定的信号转导途径调节气孔的开放程度,机制如下图。已知细胞质基质中Ca2+的浓度在20~200μmol/L之间,液泡中及细胞外Ca2+的浓度通常高达1mmol/L。(注:每个保卫细胞同时存在“ROS”途径和“IP3,cADPR”途径)
(1)由下图可知,ABA与ABA受体结合后,可通过ROS、IP3等信号途径激活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Ca2+通道蛋白,使Ca2+____________方式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的增加,促进了K+及Cl-流出细胞,使保卫细胞的渗透压降低,保卫细胞____________(填“吸水”或“失水”),气孔关闭。

(2)有人推测,ABA受体有胞内受体和细胞膜上受体两种,为探究ABA受体位置,研究者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一实验二
步骤一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步骤二向培养液中添加同位素标记的ABA向保卫细胞内直接注射足以引起气孔关闭的一定浓度ABA
步骤三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气孔开放程度
实验结果细胞膜表面放射性明显强于细胞内,气孔关闭气孔不关闭
(3)据实验一、二推测ABA受体只位于细胞膜上,但有人认为直接注入细胞的ABA可能被降解,导致气孔不关闭。因此设计了两种防降解的“笼化ABA”,光解性“笼化ABA”能在紫外光作用下释放有活性的ABA,非光解性“笼化ABA”则不能。
实验三Ⅰ组Ⅱ组
步骤一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步骤二将①_______显微注射入保卫细胞内将②_________显微注射入保卫细胞内
步骤三用③___________照射保卫细胞30s
步骤四检测气孔开放程度
实验结果气孔关闭气孔不关闭
综合实验一、二、三结果表明,ABA受体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在应答ABA反应时能产生一类磷脂——SIP(如图所示)。为检验“SIP通过G蛋白起作用”的假设,用____________处理拟南芥G蛋白缺失突变体的保卫细胞,检测气孔开放程度的变化;其对照组设计思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表皮。脱落酸(ABA)可通过特定的信号转导途径调节气孔的开放程度,机制如下图。已知细胞质基质中Ca2+的浓度在20〜200μmol/L之间,液泡中及细胞外Ca2+的浓度通常高达lmmol/L。(注:每个保卫细胞同时存在“ROS”途径和“IP3,cADPR”途径)

(1)由图可知,ABA与ABA受体结合后,可通过ROS、IP3等信号途径激活______上的Ca2+通道,使Ca2+______方式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的增加,促进了K+及Cl-流出细胞,使保卫细胞的渗透压降低,保卫细胞______(填“吸水”或“失水”),气孔关闭。
(2)有人推测,ABA受体有胞内受体和细胞膜上受体两种,为探究ABA受体位置,研究者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一实验二
步骤一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步骤二向培养液中添加同位素标记的ABA向保卫细胞内直接注射足以引起气孔关闭的一定浓度ABA
步骤三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气孔开放程度
实验结果细胞膜表面放射性明显强于细胞内,气孔关闭气孔不关闭

(3)据实验一、二推测ABA受体只位于细胞膜上,但有人认为直接注入细胞的ABA可能被降解,导致气孔不关闭。因此设计了两种防降解的“笼化ABA”,光解性“笼化ABA”能在紫外光作用下释放有活性的ABA,非光解性“笼化ABA”则不能。
实验三Ⅰ组Ⅱ组
步骤一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步骤二将i______显微注射入保卫细胞内将ii______显微注射入保卫细胞内
步骤三用iii______照射保卫细胞30s
步骤四检测气孔开放程度
实验结果气孔关闭气孔不关闭

综合实验一、二、三结果表明,ABA受体位于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