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21
某农场为防治鼠害做了相关调查。甲组研究人员调查了农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的种群密度和年龄组成(体重≤40g的为幼龄鼠,体重≥90g的为老龄鼠,其余为中龄鼠),结果如下表所示。乙组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近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体重(g)<1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10
数量(只)32571027261717968102112859531


(1)甲组研究人员选择“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牧场边界区域内的田鼠种群密度,是因为田鼠_____
(2)甲组认为要控制该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应捕杀体重大于90g的个体,而乙组认为这样做不正确。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你认为乙组的理由是_____
(3)图中曲线Ⅰ所示环境中,设桩的距离更小,可为猛食提供更多栖息场所,使猛禽数量_____,进而使田鼠种群密度_____。与投放灭鼠药相比较,用设置模拟树桩的方法来控制田鼠种群密度的优点是_____
(4)图示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试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
21-22高二下·广东珠海·期末
知识点:种群的概念及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农场为防治鼠害做了一些调查:甲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牧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的种群密度和年 龄结构,并以体重作为划分田鼠年龄的标准,体重≤40 g 的为幼龄鼠,体重≥90 g 的为老龄鼠,其余 为中龄鼠,结果如下表所示;乙组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 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 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体重(g)<1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10
数量(只)32571027261717968102112859531


(1)甲组研究人员调查该牧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标记重捕法,标记重捕法常用于 调查__________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是__________。年龄结构可以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影响种群密度。
(2)甲组认为若要控制该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应捕杀体重大于 90 g 的个体,乙组认为这样做不 正确,你认为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该区域田 鼠种群数量时所采取的减少食物来源、毁灭巢穴和养殖天敌等措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图示 b 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__________
某农场为防治鼠害做了一些调查:甲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牧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的种群密度和年龄组成,并以体重作为划分田鼠年龄的标准,体重≤40 g的为幼龄鼠,体重≥90 g的为老龄鼠,其余为中龄鼠,结果如下表所示;乙组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体重(g)<1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10
数量(只)32571027261717968102112859531

(1)甲组研究人员调查该牧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__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__。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影响种群密度。
(2)甲组认为若要控制该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应捕杀体重大于90 g的个体,乙组认为这样做不正确,你认为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时所采取的减少食物来源、毁灭巢穴和养殖天敌等措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图示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