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89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研究种子发育的机理对培育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科学家发现了甲品系玉米自交后的果穗上出现饱满和干瘪两种籽粒,其中干瘪籽粒无发芽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籽粒饱满和干瘪是受一对遗传因子D/d控制的相对性状,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_____定律,该甲品系玉米的表型是_____籽粒。
(2)玉米籽粒的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D/d、Y/y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让两株玉米植株杂交得到F1,若F1植株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饱满籽粒∶白色饱满籽粒∶黄色干瘪籽粒∶白色干瘪籽粒=3∶3∶1∶1,则亲本的杂交组合为_____,F1中具有发芽能力的籽粒(只考虑饱满和干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
(3)科学家为避免干瘪籽粒的频繁出现,需要获取纯合的饱满籽粒玉米。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探究某甲品系玉米植株果穗上的饱满籽粒是否都是杂合子Dd,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①实验思路:_____
②预期结果:
_____,则该甲品系的玉米植株果穗上的饱满籽粒都是杂合子Dd;
_____,则该甲品系的玉米植株果穗上的饱满籽粒_____
21-22高二下·江西宜春·阶段练习
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玉米是重要的农作物,研究种子发育机理对培育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有重要作用。
(1)玉米果穗上的每一个籽粒都是受精后发育而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甲品系玉米,其自交后的果穗上出现严重干瘪且无发芽能力的籽粒,这种异常籽粒约占1/4。籽粒正常和干瘪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________定律。上述果穗上的正常籽粒均发育为植株,自交后,有些植株果穗上有约1/4干瘪籽粒,这些植株所占比例约为________
(2)为阐明籽粒干瘪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者克隆出候选基因A/a。将A基因导入到甲品系中,获得了转入单个A基因的转基因玉米。假定转入的A基因已插入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非同源染色体上,请从野生型玉米、转基因玉米、甲品系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2个不同的杂交实验证实“A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方案一: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已确认A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序列分析发现a基因是A基因中
插入了一段DNA(见图),使A基因功能丧失。甲品系果穗上的正常籽粒发芽后,取其植株叶片,用图中的引物1、2进行PCR扩增,若出现目标扩增条带则可知相应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研究种子发育的机理对培育高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某品系小麦,其自交后的麦穗上出现严重干瘪且无发芽能力的籽粒,为了阐明籽粒正常和干瘪这一对相对性状是由几对基因控制、显隐性等遗传机制,研究人员利用纯种正常籽粒和干瘪籽粒小麦为亲本进行了相关实验,如下表所示。

P

F1

F2

实验一

♀正常籽粒×♂干瘪籽粒

F1自交

正常籽粒:干瘪籽粒=847:56

实验二

♀干瘪籽粒×♂正常籽粒

F1自交

正常籽粒:干瘪籽粒=941:62

实验三

正常籽粒×干瘪籽粒

F1×干瘪籽粒

正常籽粒:干瘪籽粒=268:87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籽粒正常和干瘪这一对相对性状至少是由____对基因控制。杂交实验一的F1自交时雌雄配子有____种结合方式.且每种结合方式机率相等。F1产生的各种配子比例相等的细胞学基础是____
(2)将实验二获得的F2所有正常籽粒植株自交一分别统计单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子代全为正常籽粒的F2植株占____,子代性状分离比与实验三相同的F2正常籽粒植株基因型为____(用A/a、B/b……表示等位基因)。
(3)若小麦籽粒的黄色和白色分别由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T和t控制,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为了确定如图中植株A(杂合子)中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异常染色体上,最简单的方法是让其____产生后代、若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