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489
家蚕养殖是华南地区的一种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家蚕养殖业中雄蚕(性染色体组成为ZZ)的桑叶利用率高,且蚕丝质量好。家蚕卵(受精卵)的颜色受10号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a基因纯合时卵表现为杏黄色,b基因纯合时卵表现为黄褐色,a基因和b基因同时纯合则为黄色,其它基因型则表现为黑色。回答下列问题:

(1)家蚕卵色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纯合杏黄色卵家蚕与纯合黄褐色卵家蚕杂交,F1表现型为_____。F1相互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不考虑变异的情况)。
(2)育种工作者用辐射诱变的方法处理上述F1,通过特定方法选出缺失a基因或b基因的个体。有人提出可通过正常黄色卵个体(aabb)与经辐射后的F1个体杂交来选择a基因或b基因缺失的个体。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缺失a基因或b基因的配子存活力不受影响,且aa与a_表现型相同、bb与b_表现型相同)_____
(3)若已获得a基因或b基因缺失的家蚕,再通过其他方法使有部分片段缺失的10号染色体转移到W染色体上,如图1所示。在产生配子时两条正常染色体移向一极,则仅考虑图中染色体和基因,该突变体能产生的两种配子分别为_____。进一步选育后共形成了甲乙丙丁四个品系家蚕,如图2所示。通过在四个品系中选择特定的杂交组合,可实现连续多代根据卵色筛选雄蚕进行生产。请写出杂交和选择方案(答出一种方案即可)。_____
2022·广东·模拟预测
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养蚕实践中发现,雄蚕体形壮硕,产丝量比雌蚕高。现有两种方法可实现对雄蚕的选择。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平衡致死系雄蚕(ZEfZeF), 科学家利用电离辐射诱变技术先产生A、B、C三种突变体。其中 B、C 突变体分别有位于 Z染色体的非等位隐性致死基因“e”和“f”(两对基因均可单独致死), 如图所示。
   
①由上图可知, A突变体的产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要确定电离辐射后得到的B、C个体Z染色体上是否被成功诱导出致死基因,可将其与野生型雌性个体杂交, 若子代雌雄比为________则说明实验成功。
②要获得平衡致死系雄蚕 ZEfZeF), 可用图中突变体B与________杂交, 获得含致死基因的________性个体,然后再与________杂交,子代中就存在平衡致死系雄蚕。
(2)家蚕卵(受精卵) 的颜色受10号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aaB_卵为杏黄色,A_bb卵表现为黄褐色, aabb卵为黄色, A_B_卵为黑色, 现将纯合杏黄色卵家蚕与纯合黄褐色卵家蚕杂交获得 F1
①育种工作者用辐射诱变的方法处理上述F1,获得a基因或b基因缺失的家蚕,再通过其他方法使有部分片段缺失的10号染色体转移到W染色体上, 如图I所示。在产生配子时两条正常染色体移向一极,则仅考虑图中染色体和基因, 该突变体能产生的两种配子分别为________
②若进一步选育后共形成了甲、乙、丙、丁四个品系家蚕,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如图II所示。通过在四个品系中选择特定的杂交组合,可实现连续多代根据卵色筛选雄蚕进行生产, 则杂交组合为________
   
注: W表示10号染色体的A基因整合到了 W染色体上。
在养蚕实践中发现,雄蚕体形壮硕,产丝量比雌蚕高。现有两种方法可实现对雄蚕的选择。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平衡致死系雄蚕(ZEfZeF),科学家利用电离辐射诱变技术先产生A、B、C三种突变体。其中B、C突变体分别有位于Z染色体的非等位隐性致死基因“e”和“f” (两对基因均可单独致死),如图所示。

①由上图可知,A突变体的产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要确定电离辐射后得到的B、C个体Z染色体上是否被成功诱导出致死基因,可将其与野生型雌性个体杂交,若子代雌雄比为_______则说明实验成功。
②要获得平衡致死系雄蚕ZEfZeF),可用图中突变体B与_______杂交,获得含致死基因的_______性个体,然后再与_______杂交,子代中就存在平衡致死系雄蚕。
(2)家蚕卵(受精卵) 的颜色受10号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aaB 卵为杏黄色,A bb卵表现为黄褐色,aabb卵为黄色,A B 卵为黑色,现将纯合杏黄色卵家蚕与纯合黄褐色卵家蚕杂交获得F1
①育种工作者用辐射诱变的方法处理上述F1,获得a基因或b基因缺失的家蚕,再通过其他方法使有部分片段缺失的10号染色体转移到W染色体上,如图Ⅰ所示。在产生配子时两条正常染色体移向一极,则仅考虑图中染色体和基因,该突变体能产生的两种配子分别为_______
②若进一步选育后共形成了甲、乙、丙、丁四个品系家蚕,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如图Ⅱ所示。通过在四个品系中选择特定的杂交组合,可实现连续多代根据卵色筛选雄蚕进行生产,则杂交组合为_______

甲♀ZWA/aB
乙♀ZWA/Ab
丙 ♂ZZaB/aB
丁♂ZZAb/Ab
注:W表示10号染色体的A基因整合到了W染色体上。
I.家蚕(染色体数为2N,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养殖是华南地区的一种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蚕茧的颜色受10号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a基因纯合时表现为杏黄色,b基因纯合时表现为黄褐色,a基因和b基因同时纯合则为黄色,其它基因型则表现为白色。回答下列问题:
(1)对家蚕进行基因组研究时需测定___________条染色体。
(2)家蚕茧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纯合杏黄色家蚕与纯合黄褐色家蚕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不考虑变异的情况)。
(3)育种工作者用辐射诱变的方法处理上述F1,通过特定方法选出缺失a基因或b基因的个体。有人提出可通过正常黄色个体(aabb)与经辐射后的F1个体杂交来选择a基因或b基因缺失的个体。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缺失a基因或b基因的配子存活力不受影响,且aa与a_表现型相同、bb与b_表现型相同):__________
Ⅱ.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卷翅和直翅是两对独立遗传的性状。科研人员将黑身卷翅与灰身直翅果蝇分别进行正交和反交,发现F1中灰身直翅与灰身卷翅果蝇各占1/2;再将F1中的卷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发现F2无论雄性还是雌性,卷翅果蝇与直翅果蝇的比例均为2:1。
(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果蝇的卷翅基因位于_____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
(5)进一步研究发现,F1的卷翅果蝇体内,卷翅基因(A)所在染色体上还存在一个隐性基因(b),该基因可能与致死有关,但不影响存活个体的其他性状,F1卷翅果蝇的基因型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甲。为了解释F2果蝇卷翅与直翅的性状分离比为2:1,有人提出两种假设,一种假设是AA纯合致死,另一种假设是bb纯合致死。
   
实验室有上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种基因型的果蝇可以作为实验材料,若要利用这四种果蝇,从中选择作为亲本,通过亲代交配产生的子一代情况就能证明一种假设成立、另一种假设不成立(不考虑其他致死原因、也不考虑交叉互换),可以比较不同亲本杂交的后代情况,请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结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