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91
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的营养关系决定了能量流动的途径。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一般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___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去向是______________
(2)与自然林相比,人工林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更大,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图A和图B显示的是两种农作物种植方式,图_____________所采取的种植模式对农业系统的发展产生了破坏作用。
2022·湖南娄底·模拟预测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其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对稳定。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A、B、C、D、E、F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回答:

(1)图中D与E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F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
(2)若C中的能量不变,将E的食物比例由C:D=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E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倍。假设B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由B流入C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
(3)图中碳元素在C、F间以________形式传递。虽然氮元素也是不断循环的,但农田生态系统中仍需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考察了一个位于置位点的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所示:
年龄0+1+2+3+4+5+6+
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
年龄7+8+9+10+11+≥12
个体数7264554239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①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预测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如果引入该湖泊没有的外来鱼种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
②菖蒲在水陆交界处生长,调查某湖泊菖蒲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浮游藻类的数量。这体现了偏离“置位点”后的________调节。
原产北美的少花蒺藜草是一种入侵杂草,目前已严重危害内蒙古草原等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某研究小组调查了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植物多样性的情况,得到下表。图1为少花蒺藜草在不同生境中表型特征(小写字母不同表示结果差异显著;小写字母相同表示结果差异不显著)。

采集地编号主要伴生物种

1

针茅、糙隐子草、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2

锦鸡儿、冷蒿、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3

蒙古冰草、沙生冰草、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4

狗尾草、茵陈蒿、白草、少花蒺藜草

5

针茅、羊草 、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6

榆树、黄柳、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1)上表和图1分别体现的是________多样性。
(2)表中常采用样方法获得,若想测算科尔沁沙地各物种种群密度,表中缺少的数据是________。在做样方调查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选择该地区物种密度较大的区域确定采集地1至6
B.在各采集地中随机选取多个样方
C.在各采集地中选取样方的面积大小一致
D.统计各样方物种数量,以数量最多的样方数据作为最终呈现数据
(3)表中少花蒺藜草与狗尾草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它们的生态习性相似,相互之间属于________关系。
(4)在少花蒺藜草入侵草原生态系统的初始阶段,其种群数量变化呈现________型增长模型,随后该地区部分伴生植物数量逐渐减少,这种群落演替为________演替。
(5)为探究少花蒺藜草适应入侵环境的机制,分别比较了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少花蒺藜草和狗尾草的过氧化物酶活性(P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叶绿素含量(Chl)的差异,如图2所示。

(“**”表示不同植物同一处理具有差异显著性,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同一植物不同处理具有差异显著性, 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同一植物不同处理差异不显著性)
①图2的c图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少花蒺藜草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该阶段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
②研究发现一定程度的干旱等自然因素干扰后,被少花蒺藜草入侵的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之入侵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原因可能是少花蒺藜草入侵导致该地区的________
A.物种丰富度下降
B.营养结构复杂程度上升
C.其他伴生物种的数量下降
D.种间关系复杂程度上升
③据图2分析,少花蒺藜草与狗尾草适应干旱的主要机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A.通过提高POD活性抵御干旱胁迫造成的损伤
B.提高CAT活性加速H2O2分解来维持干旱胁迫下植物正常生长
C.延缓光合色素的降解抵御干旱胁迫造成的损伤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