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70
请回答下面有关生命科学发展史和科学方法的问题
(1)1858-1866年,孟德尔在总结了前人失败原因的基础上,经八年观察研究选用豌豆为试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和统计学等科学研究方法,成功总结出豌豆的性状遗传规律,从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为什么不用F1进行自交来验证假说?_____
(2)1883年,魏斯曼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断定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就是遗传物质并在1887年作出关于减数分裂的大胆推测,大大推进了遗传学的发展。减数分裂特点是:_____,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3)1903年萨顿在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他由此推测并得出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的是_____
(4)1910年,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做了两组测交实验(即正反测交),测交一:F1中红眼雌性×白眼雄性;测交二:F1中红眼雄性×白眼雌性),_____(填“测交一”或“测交二”)实验结果是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定位在X染色体上的关键证据。

(5)1913年,摩尔根的学生斯特蒂文特通过对测交实验结果进行复杂的统计和精确的计算,绘制出来第一幅果蝇多个基因在某条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如上图所示),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_____
(6)同年,摩尔根的另一个学生布里吉斯在研究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的杂交过程中发现,子代中不仅有正常的白眼雄性和红眼雌性果蝇,还出现“例外”的白眼雌果蝇,他推测“例外”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原因是:雌配子产生过程中X染色体分离异常所致的。他在显微镜下发现“例外”白眼雌蝇的体细胞中含有两条X和一条Y染色体,证明“例外”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用R、r表示),这为白眼基因r位于X染色体上提供了最直接的细胞学证据。
21-22高一下·河南郑州·期中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萨顿的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重温经典遗传学的发展历程。
(1)1862年,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他发现无论用高茎豌豆作母本,还是作父本,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总是高茎的。用子一代自交,结果在子二代植株中,不仅有高茎的,还有矮茎的。他把这种在杂交后代中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孟德尔对子二代中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数量统计时发现,高茎植株的数量与矮茎植株数量的比值接近3:1。如果孟德尔在对高茎母本去雄不彻底,会导致性状分离比______(大于、小于、等于)3:1。
(2)1883年,科学家用体细胞中只有两对染色体的马蛔虫作为材料进行研究,发现马蛔虫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只有体细胞的一半,而在受精卵中又恢复成两对染色体。这是因为在_______进行时,精子和卵细胞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反应后融合在一起,使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一半的_______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这就是体细胞中________的由来。   
(3)1903年,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他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推测___________。萨顿的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法,但这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4)1910年,摩尔根用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按照现代生物学观点分析,白眼果蝇的出现属于_______(变异类型)。后续的科学家曾利用X射线照射果蝇,发现后代中发生这类变化的个体大大增加。摩尔根和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决定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在_______(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上。因此理论上白眼雌果蝇与和红眼雄果蝇交配,后代雌果蝇都应该是红眼的。可是摩尔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发现,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每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就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会发现,子代白眼雌蝇的体细胞与亲代白眼雌蝇的体细胞相比多了一条________(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
果蝇是在遗传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材料,请结合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摩尔根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用这只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交配,F1表现全为红眼,让F1雌雄互交,F2红眼:白眼为3:1,且白眼全是雄果蝇。摩尔根为了解释实验结果,进行了假设,假设红眼白眼这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对基因位于__________。解释后进行演绎推理,并通过测交实验进行__________。从理论上讲,测交实验的杂交组合基因型为________(红眼基因用R表示、白眼基因用r表示)。
(2)白眼雌蝇和红眼雄蝇个体交配,理论上子代雄性全为白眼,雌性全为红眼。但大量观察发现,每2000—3000个子代雌果蝇中会出现一个白眼个体,每2000—3000个子代雄果蝇中会出现一个红眼个体。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性状的关系见下表:
染色体组成XXYXYYXO(仅含一条性染色体)YO(仅含一条性染色体)XXX
YY
性状雌性可育雄性可育雄性不育致死致死致死

若上述例外出现的原因为染色体变异,最可能是亲代(白眼雌蝇和红眼雄蝇)_______蝇在减数_________分裂异常所引起;显微镜下观察例外雌性个体体细胞和卵细胞,染色体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让例外雌性个体同正常红眼雄性个体交配,如果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则进一步验证产生例外个体的原因为染色体变异。
根据遗传学史填空:
(1)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他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总是高茎,将F2自交,F2不仅有高茎,还有矮茎。孟德尔把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_____;在F2中,同时出现两种性状的现象叫做_____。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做_____
(2)萨顿应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应用“_____”的方法设计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摩尔根实验过程:让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是红眼果蝇,这表明红眼是_____性状;接着让F1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结果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这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基因_____定律。
(4)F2中红眼果蝇中有雌雄个体,而白眼果蝇全是雄性,可推测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的红眼雌、雄果蝇和白眼的雌、雄果蝇,从中选择亲本,只做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果蝇的眼色基因与X、Y染色体的关系。
杂交实验:选择(纯种的)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
结果预期:
若子代中_____,说明在X、Y染色体上都存在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
若子代中_____,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