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00
大树杜鹃是一种集中分布在我国云南高黎贡山海拔2800~3300米的混交林中的高大乔木,有性繁殖,自然杂交的结实率很低。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使得大树杜鹃的种子难以到达土壤基质层,因而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极低,且幼苗生长缓慢,科学家预测,野生的大树杜鹃从育苗到开花大约需要50年时间,现已成为濒危物种,高黎贡山已被划为自然保护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调查高黎贡山山区大树杜鹃的种群密度。“某一次调查队在1/4平方千米区域内,发现有40余株大树杜鹃”该描述体现了种群数量特征中的___________
(2)红蜘蛛是大树杜鹃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主要吸取植株的汁液并使叶片出现灰白色斑点。据此分析可知,红蜘蛛与大树杜鹃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这种种间关系一般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造成某一方生物灭绝。
(3)影响种群动态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如竞争、捕食、寄生、疾病和种 内调节等生物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元关。红蜘蛛常在每年的6~8月高温时节引起大树杜鹃发病,干旱时危害尤为严重,但大雨及多雨天气则危害较轻。气温、降雨量对红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
(4)大树杜鹃植株高大,花大且艳丽,很有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该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022·全国·模拟预测
知识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大树杜鹃是一种集中分布在我国云南高黎贡山海拔2800~3300米的混交林中的高大乔木,有性繁殖,自然杂交的结实率很低。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使得大树杜鹃的种子难以到达土壤基质层,因而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极低,且幼苗生长缓慢,科学家预测,野生的大树杜鹃从育苗到开花大约需要50年时间,现已成为濒危物种,高黎贡山已被划为自然保护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因大树杜鹃种群数量极少,因此调查其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有人建议,人工清除林下的凋落物可以提高大树杜鹃的________________,促进种群数量增长。这一建议有道理,但是也会对大树杜鹃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赤霉素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赤霉素(mg/L)

初始萌发时间(d)

平均萌发时间(d)

最终萌发时间(d)

0

9.67

13.64

84.67

100

8.00

10.68

87.33

200

7.00

10.35

88.67

500

7.00

9.18

95.33

1000

6.67

8.05

96.00

注:初始萌发时间是第一粒种子萌发所用的时间;最终萌发时间是最后一粒种子萌发所用的时间
据上表推测,在自然条件下,大树杜鹃种子平均萌发时间较长的原因可能是种子萌发早期,自身分泌的赤霉素含量________,支持该推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外源赤霉素浓度上升,大树杜鹃种子最终萌发时间延长的原因可能是,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外源补充的赤霉素可能导致总量增加,对种子萌发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为保护大树杜鹃,结合大树杜鹃的生长特点,你有什么生物技术角度方面的建议?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