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多选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09
利用鸭的杂食特性,稻鸭共作生态系统对防治水稻害虫有明显效果。科研人员就不同处理的稻田中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度及部分动物数量比例进行了研究,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稻田均将会经历次生演替
B.分析数据可知,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多足摇蚊地位下降,而尾腮蚓优势地位明显上升
C.稻鸭共作能显著升高了稻田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D.圆田螺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可采用标记重捕法
21-22高二上·辽宁·期末
知识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利用鸭的杂食特性,鸭稻共作生态系统对防治水稻害虫有明显效果。
I.科研人员就不同处理的稻田中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部分动物数量比例进行了研究,数据如图所示:
       
(1)圆田螺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可采用___
(2)分析数据可知,由于鸭稻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___地位下降,而___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鸭稻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底栖动物的___
(3)科研人员还发现在稻鸭区水稻的根系明显比常规区的发达,原因是___
(4)实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稻田均将会经历___演替。
II.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会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
项目杂草密度(株/m2)物种丰富度(种)杂草相对优势度
草龙节节菜稗草陌上菜异形莎草
常规区4012.00.2470.1890.1000.1020.094
稻鸭区2.35.300.2590.2710.0890
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5)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___。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___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这一现象称为___
(6)若野兔进入该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开始大量繁殖,当该种群数量为K值时,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___。在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前提下,在种群数量为___时,单位时间内出生个体数与死亡个体数之差最大。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