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0
在华北地区植树造林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在人工林群落中,容易发生鼠害。随着人工林的成长,山鼠剥食落叶松、樟子松的树皮,啃食幼苗,危害林木的生长和存活,而山鼠的种群数量会大增。研究人员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人工林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发现防治后过一段时期,鼠害还会反复。然而,在气候条件相似或优势树种相同的天然林中,鼠害的威胁却小得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有限的人工林中,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形。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山鼠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这一人工林中山鼠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该方法常用于调查_____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山鼠并标记65只,第二次捕获60只,其中有标记的4只。若已知第一次标记后有一定数量的山鼠进出该区域,但总数保持稳定,离开该区域的山鼠中有5只带有标记,则该区域的山鼠数量约为______只。
(3)通常,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同。从群落的视角出发,人工林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除了研究其范围和边界、种间关系,还应包括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调查天然林中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若通过经常投放鼠药的方式来防治人工林的鼠害,最终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鼠种群的K值,因此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控制鼠害。在优势树种相同的天然林中,鼠害的威胁小得多的原因是天然林中组分更多,食物网更复杂,因而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2高二上·辽宁大连·期末
知识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群落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华北地区植树造林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在人工林群落中容易发生鼠害。研究人员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人工林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发现防治后过一段时期,鼠害还会反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使用该方法短时间内山鼠种群数量会明显下降,但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这种灭鼠方法缺点有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调查山鼠的种群密度(不考虑山鼠的迁入和迁出)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54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55只,其中有6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山鼠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山鼠种群密度估算值比实际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通常,在种群、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同,从群落的视角出发,人工林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除了研究其范围和边界、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还应包括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调查人工林群落中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方法是______
(4)实践发现,在保护好原有植被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育草等方法,形成乔、灌、草植物相结合,多种林、多种树合理配置的防护林,鼠害的威胁要小得多,据此推测其原因是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