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94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被建筑物或冠层叶片遮挡阳光的情况,为了探究植物对遮阴的反应,研究人员首先测定了不同遮阴环境中光合有效辐射(P)(光合有效辐射是指太阳辐射中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能量)以及蓝光(B)、红光(R)在光合有效辐射中所占的比例。然后,将生长状况一致的某种盆栽植物随机均分成A、B、C三组,分别置于阳光直射、建筑遮阴和冠层遮阴环境中生长数周,测定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别

环境条件

光合有效辐射(μmol·m-2·s-1

蓝光比例(B/P)

红光比例(R/P)

叶绿素a含量(mg·g-1

叶绿素b含量(mg·g-1

A组

阳光直射

10500

0.25

0.39

1.21

0.28

B组

建筑遮阴

1160

0.36

0.29

1.45

0.39

C组

冠层遮阴

800

0.33

0.27

1.58

0.45

(1)在对光合色素含量进行分析时,提取小麦绿叶中的色素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叶绿素b比叶绿素a吸收蓝光的能力更强,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大,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阳生植物受到周围植物遮蔽时,茎伸长速度加快,使株高和节间距增加,叶柄伸长,这种现象称为避阴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可利用光敏色素感知其他植物对本植株的遮蔽。现有野生型和光敏色素B突变型(缺乏有功能的光敏色素B)拟南芥若干,利用这两种材料验证光敏色素B使植物具有避阴反应,则需选择的实验组合有_____________
A.野生型拟南芥避阴处理B.光敏色素B突变型避阴处理
C.野生型拟南芥不避阴处理D.光敏色素B突变型不避阴处理
21-22高三上·湖北·期末
知识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含量及功能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被建筑物或冠层叶片遮挡阳光的情况,为了探究植物对遮阴的反应,研究人员首先测定了不同遮阴环境中光合有效辐射(P)以及蓝光(B)、红光(R)在光合有效辐射中所占的比例。然后,将生长一致的某种盆栽植物随机分成 A、B、C 三组, 分别置于阳光直射、建筑遮阴和冠层遮阴环境中生长数周,测定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环境条件

光合有效辐射(P)

(μmol·m-2·s-1

蓝光比例

(B/P)

红光比例

(R/P)

叶绿素a 含量

(mg·g-1

叶绿素b 含量

(mg·g-1

A

阳光直射

10500

0.25

0.39

1.21

0.28

B

建筑遮阴

1160

0.36

0.29

1.45

0.39

C

冠层遮阴

800

0.33

0.27

1.58

0.45


(1)用___(试剂)提取到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后,可通过对比各组提取液对____(A“红光”/B“蓝紫光”/C“绿光”)的吸收率来准确的计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
(2)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大,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是___,其生理意义是____
(3)将实验后的 A、B、C 组植物同时置于建筑遮阴环境中,三组植物叶绿体中生成 ATP 和 NADPH 最多的是___(A 组/B 组/C 组/D 不确定)。
研究发现,阳生植物受到周围植物遮蔽时,茎伸长速度加快,使株高和节间距增加, 叶柄伸长,这种现象称为避阴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可利用光敏色素感知其他植物对本植株的遮蔽。
(4)现有野生型和光敏色素 B 突变型(缺乏有功能的光敏色素 B)拟南芥若干,利用这两种材料验证光敏色素B 使植物具有避荫反应,则需选择的实验组合有____
A.野生型拟南芥避荫处理B.光敏色素 B 突变型避荫处理
C.野生型拟南芥不避荫处理D.光敏色素 B 突变型不避荫处理
(5)植物体一些新生的嫩叶经常会遇到被其他叶片部分遮挡的情况。研究发现光照会引起植物细胞内生长素含量减少,一个叶片左、右两部分的叶肉细胞输出的生长素会分别沿着该侧的叶柄细胞向下运输(如图所示)。据此推测,图中被遮挡嫩叶叶柄生长状态发生的变化是____,其原因是____,这种生理反应的意义在于______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被建筑物或冠层叶片遮挡阳光的情况,为了探究植物对遮阴的反应,研究人员首先测定了不同遮阴环境中光合有效辐射(P)(光合有效辐射是指太阳辐射中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以及蓝光(B)、 红光(R)在光合有效辐射中所占的比例。然后,将生长状况一致的某种盆栽植物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置于阳光直射、建筑遮阴和冠层遮阴环境中生长数周,测定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环境条件光合有效辐射(µmol•m-2•s-1蓝光比例(B/P)红光比例(R/P)叶绿素a含量(mg•g-1叶绿素b含量(mg•g-1
阳光直射105000.250.391.210.28
建筑遮阴11600.360.291.450.39
冠层遮阴8000.330.271.580.45

回答下列问题:
(1)用________( 试剂)提取到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后,可通过对比各组提取液对______(填 “红光”“蓝紫光”或“绿光”)的吸收率来比较准确的计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原因是________
(2)由实验结果可知,遮阴条件下植物叶片中叶绿素a/b比例减小,推测叶绿素b比叶绿素a吸收______光的能力更强。
(3)研究发现,阳生植物受到周围植物遮蔽时,茎伸长速度加快,使株高和节间距增加,叶柄伸长,这种现象称为避阴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光敏色素可使植物感知其他植物的遮阴。现有野生型和光敏色素B突变型(缺乏有功能的光敏色素B)拟南芥若干,某同学利用这两种拟南芥验证光敏色素B使植物具有避阴反应,并用表格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请补充并完善表格中的②和④的内容。

植物(拟南芥)

正常光下(不遮阴)

野生型

茎伸长不明显(无遮阴反应)

_____

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