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90
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是积累有机物的重要途径,研究农作物的光合生理特性为进一步提高光能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植株下部多为衰老的叶片,七部是幼龄叶片,且光合能力不同。科研人员对某植物植株不同位置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单叶片质量/(总光合色素含量/(鲜重)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
上部叶片0.0224.160.230.25
中部叶片0.0193.600.170.15
下部叶片0.0163.210.120.12
(1)取实验条件下植株等量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的叶片,制备色素滤液放在阳光与三棱镜之间,吸收光谱明显的差异出现在____________区域
(2)上部叶片的呼吸强度比下部叶片的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表分析,与上部叶片相比,下部叶片的光合能力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为了使农田中该植物不同位置的叶片充分利用光能,种植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湖南永州·模拟预测
知识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含量及功能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5-氨基乙酰丙酸(ALA)是叶绿素进行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在植物的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ALA处理能有效提高植物的光合能力,同时外源ALA处理可以提高果实品质。科研人员以露地栽培条件下克瑞森无核葡萄为研究对象,探究ALA处理对葡萄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光合作用积累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浓度/(mg·L-1

叶绿素总量/(mg·L-1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

蒸腾速率/(mmol·m-2·s-1

单粒质量/g

CK(清水)

1.17

7.82

0.12

260

2.80

3.65

10

1.10

11.2

0.14

258

3.20

3.72

25

1.28

13.8

0.35

300

6.80

3.86

50

1.09

12.0

0.25

270

5.60

3.70

(1)叶绿素的合成离不开ALA的参与,研究不同处理浓度下葡萄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变化,常用_________提取光合色素。在露地栽培条件下,一定ALA范围内处理的葡萄叶片吸收_________光明显增多,葡萄叶片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物质)增多。
(2)ALA浓度为25mg·L-1时,比10.50mg·L-1处理的单粒质量高且味甜,据表分析原因是_________
(3)葡萄叶肉细胞中存在一种由B基因编码的水通道蛋白(简称B蛋白)。研究发现,正常种植条件下,露地葡萄和突变株系(B蛋白过量表达)的气孔开放程度基本相同,但突变株系光合效率更高,科学家推测原因在于超表达的B蛋白能促进CO2的吸收。为验证这一推测,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