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9
河南、山东等地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小麦灌浆期是小麦籽粒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灌浆期幼穗开始有机物积累,谷粒内含物呈白色浆状,蜡熟期米粒已变硬,但谷壳仍呈绿色。下表为甲、乙两个小麦品种灌浆期和蜡熟期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比较。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长期

光饱和点/(μmol·m-2·s-1

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灌浆期

1853

1976

21.67

27.26

蜡熟期

1732

1365

14.17

12.63


(1)若甲、乙两个小麦品种的灌浆期和蜡熟期的时间大致相同,从表中的数据推测,______品种能获得较高产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暗中萌发的小麦种子,生长的芽呈浅黄色,再移至光照条件下,—段时间后,芽呈绿色,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民要术》“种谷”一节中指出“谷田必须岁易”,意即谷子不宜连年种植,必须轮作,请解释“谷田必须岁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4)馒头制作时,将少量的酵母菌混入适量的面粉揉成光滑面团后装在洁净的充满空气的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后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有水珠出现,面团变湿润松软,请解释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2高三上·河南·期中
知识点:有氧呼吸过程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陕西作为一个大部分区域地处北方的省份,因气候、土壤等环境问题,适宜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小麦灌浆期是小麦籽粒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灌浆期幼穗开始有机物积累,谷粒内含物呈白色浆状,蜡熟期米粒已变硬,但谷壳仍呈绿色。下表为甲,乙两个小麦品种灌浆期和蜡熟期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比较(光补偿点指同一叶片在同一时间内,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加,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该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长期光补偿点/(μmol·m-2·s-1光饱和点/(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灌浆期68521853197621.6727.26
蜡熟期75721732136519.1712.63

(1)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化为ATP和_____中的化学能,这一过程发生在_____(填场所)。
(2)若甲、乙两个小麦品种的灌浆期和蜡熟期的时间大致相同,从表中的数据推测,_____品种能获得较高产量,理由是_____
(3)据表分析,小麦从灌浆期到蜡熟期过程中,叶片光合作用速率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4)黑暗中萌发的小麦种子,生长的芽呈浅黄色,再移至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芽呈绿色,请解释原因:_____
(5)根据该实验的结果推测,从灌浆期到蜡熟期小麦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可能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变化有关。请设计实验验证该推测(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给出结论)。
实验设计思路: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若_____,则说明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