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11
酵母细胞自噬作用是一种“应急”机制,该过程发生在液泡中。细胞的某些非必需成分被降解、回收,并重新利用,为细胞适应不良环境提供保障。请回答问题:
(1)科学家在缺乏含氮营养的条件下诱导酵母细胞发生自噬。显微镜下观察诱导30min和8h后酵母细胞液泡中的变化,如图1所示。

据图1可知,酵母细胞发生自噬的特征是自噬体数目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自噬体中存在多种______________酶,可将包裹在自噬体中的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释放到液泡中,最终被细胞回收利用。
(2)科学家对基因P在自噬中的作用进行研究,通过特定方法抑制基因P的作用,若显微镜下观察发现______________,则可证明基因P的表达能够激活酵母细胞自噬作用过程。
(3)科学家在四组酵母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4C标记的亮氨酸,使细胞中蛋白质具有放射性。从培养液中每隔1h取样,检测自噬体水解后释放到液泡的细胞液中的14C标记亮氨酸,得到图2所示曲线①~④。

实验结果支持酵母细胞的基因P能启动自噬。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用致癌物A诱发大鼠肝癌的同时,在肝癌发展期用自噬抑制剂B对大鼠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大鼠的肿瘤发生情况,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肿瘤检测项目对照组A处理组B处理组A+B处理组
肿瘤发生率/%090060
最大肿瘤体积/mm30312.0±132.908.3±6.0
肿瘤数量/个03.6±0.701.6±0.6

请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一条治疗癌症的建议______________
21-22高一上·北京·期中
知识点: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细胞癌变的原因及防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细胞自噬是依赖溶酶体对细胞内受损、异常的蛋白质和衰老的细胞器进行降解的过程。被溶酶体降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部分过程见图1)。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细胞中许多细胞器或生物大分子的存活时间仅为为数小时至数天,如线粒体的平均寿命约为10天。衰老的线粒体被包裹进自噬泡,并最终被溶酶体中的______________酶降解。
(2)若利用__________________法验证:“自噬体中的酶是经高尔基体加工而来”,则应给细胞提供含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若放射性物质依次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中,则可证明上述结论。
(3)为研究细胞自噬在肝癌发展不同时期的作用,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原理:二乙基亚硝胺(DEN)是一种致癌因子,可诱导大鼠肝细胞癌变,从DEN诱癌开始到第9周为肝癌起始期,第10至17周为肝癌发展期。氯喹(CQ)是一种自噬抑制剂,可抑制大鼠肝细胞自噬的发生。
②实验方法:选择10~12周龄,220~250g正常雄性大鼠若干只,用100ppm浓度的DEN溶液饮水喂养,诱导其肝癌发生。其中“肝癌起始期诱导抑制组”从DEN诱癌开始到第9周为止,以腹腔注射CQ的方式抑制自噬;而“肝癌发展期抑制自噬组”则从第10周到第17周以相同的方式抑制自噬(见图2),另设相应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不同时期抑制自噬对肿瘤发展的影响。
   
③实验结果:
表1 不同时期抑制自噬对肿瘤发展的影响

组别

起始期(至第14周取样检测)

发展期(至第17周取样检测)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处理方法

DEN+CQ

DEN

CQ

DEN+CQ

DEN

CQ

肿瘤发生率(%)

90

30

0

60

90

0

最大肿瘤体积(mm3

17.1

3.5

0

8.3

312

0

肿瘤数量(个)

2.5

0.6

0

1.6

3.6

0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肝癌的起始期自噬会___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在DEN诱发的肝癌的发展期自噬会___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结合图1中自噬的过程,推测在肝癌发展期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