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49
黄豆,又称大豆(2N=40),其花为两性花,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原产我国,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史。黄豆不但蛋白质含量高,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加工后的各种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已成为风靡世界的健康食品。
(1)育种专家发现黄豆有雄性不育植株(花中无花粉或花粉败育,但雌蕊正常),经研究发现,雄性可育和不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可育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研究其遗传特点,育种专家利用雄性不育植株与纯合可育植株杂交得F1代,让F1代连续自交得F3,F3代中雄性可育植株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
②在杂交育种过程中,雄性不育植株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避免了人工___________步骤。但是雄性不育性状难以有效的保持和区分,育种专家为解决此问题,培育出了一株新个体,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图中基因B控制种皮为黄色,b为青色,黑色部分是来自其他物种的染色体片段,带有d纯合(dd)致死基因。)

③减数分裂时,图中两染色体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___________个四分体;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产生_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④育种专家发现,黄豆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数多或少都不能正常发育。让该个体自交,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则所结种子中青色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播种时用根瘤菌(0.5公斤菌剂拌10公斤种子)拌种,可增产15% -2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1-22高三上·内蒙古呼伦贝尔·阶段练习
知识点:减数分裂概念、四分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分离定律综合问题分析(异常现象分析)杂交育种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大豆是属于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0)自花授粉植物,杂交育种比较麻烦。育种专家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花中无花粉或花粉败育,但雌蕊正常),经研究发现,雄性可育和不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可育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研究其遗传特点,育种专家利用雄性不育植株作为_________(父本/母本),与纯合可育杂交得F1代,让F1代连续自交得F3,F3代中雄性可育植株占的比例是________
(2)在杂交育种过程中,雄性不育植株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避免了人工去雄步骤。但是雄性不育性状难以有效的保持和区分,育种专家为解决此问题,培育出了一株新个体,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图中基因B控制种皮为黄色,b为青色,黑色部分是来自其他物种的染色体片段,带有d纯合(dd)致死基因。)

①该个体培育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________提供原材料。
②减数分裂时,图中两染色体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___________个四分体;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产生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③育种专家发现,大豆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数多或少都不能正常发育。让该个体自交,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则所结种子中青色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_________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某二倍体植物(2n=16)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统计其性状,结果如表,说明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编号总株数可育:不育
13527:8
24232:10
33627:9
44333:10
54635:11

(2)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___________(父本/母本),其应用优势是不必进行___________操作。
(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茶褐色,r控制黄色)。

①三体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__________原理。
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_______个正常的四分体;在_________(时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含有9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________,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③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7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9条染色体和含有8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__________,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④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______色的种子;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__________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研究种子发育的机理及基因是否可育对培育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品种具有重要作用。
I.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自然状态下的玉米可以同株异花传粉,也可以在植株间相互传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和豌豆都是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共同优点是____(答出一点即可)。对玉米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定____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2)已知玉米籽粒的白色、黄色和紫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1。

①两纯合白色和紫色亲本杂交得F1,F1代自交产生的F2代出现9:3:4的比值,取F2中黄色再次自交,所结籽粒中表型和比例为____
②根据图示的色素合成途径,基因通过控制____的合成进而控制细胞中紫色色素的生成。
(3)自交不亲和是一种植物界常见的现象,指的是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自交不能结籽。玉米的自交不亲和由S1、S2、S3等多个基因控制,这些基因位于某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现将相应的玉米个体之间进行杂交,自交不亲和机理如图2所示。据图2可知,花柱可阻止与其子房中所含基因相同的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如基因型S1S3的花粉落到S1S2的柱头上时,含基因____的花粉受阻,而含基因____的花粉不被阻止可参与受精,生成S1S2和S2S3的合子。

Ⅱ.三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研究应用最早的杂交水稻,由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种水稻培育而成,水稻的花粉是否可育受细胞质基因(N、S)和细胞核基因(R、r)共同控制,其中N和R表示可育基因,S和r表示不育基因。只有基因型为S(rr)的水稻表现为雄性不育,其余基因型均表现为雄性可育。图3表示杂交种培育的过程,谓回答下列问题:

(4)水稻雄性可育的个体基因型共有____种。雄性不育系的获得,大大提高了杂交育种的工作效率,这是因为____。育种过程中,不育系A作为____(填父本或母本)。
(5)保持系B的基因型为____,恢复系C的基因型有____
(6)现有几株含有两个R基因的植株,发现中R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三种情况如下图4。图中____(填I或Ⅱ或Ⅲ)所示的直株与不育系S(rr)杂交后,后代均为可育的杂种水稻。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