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40
请阅读以下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阿尔茨海默症(AD)以语言、学习、记忆等认知能力受损为特征,是老龄人群发病率最高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AD两大主要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Aβ)
沉积导致脑内形成斑块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纤维缠结,两种情形均会引起神经元凋亡,特别是乙酰胆碱合成神经元(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另外,Aβ沉积也会诱导脑内小胶质细胞异常活化,分泌蛋白质类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诱导神经炎症,造成神经元死亡。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团队发现,在AD的发病进程中,AD小鼠肠道菌群失衡,菌群代谢产物苯丙氨酸和异亮氨酸增多,导致外周血中的这两种氨基酸异常增加,进而诱导外周促炎性辅助T细胞(Th1)的分化和增殖,并促进其向脑内浸润。浸润入脑的Th1活化并激活脑内小胶质细胞,导致了神经炎症的发生,最终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当前用于治疗AD的药物,如多奈哌齐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AD患者认知能力的下降,并不能改变AD的发病进程。藻类来源的甘露寡糖二酸(GV-971)是由上述研究团队研发的新药,给AD小鼠口服GV-971一个月后,AD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接近于野生型小鼠,苯丙氨酸和异亮氨酸的产生量降低,小鼠脑内Th1数量下降,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水平以及Aβ沉积和Tau蛋白的磷酸化都出现了显著降低,AD小鼠学习能力获得了明显改善。这些结果表明,GV-971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AD小鼠神经炎症和认知功能障碍。
(1)细胞凋亡是由______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神经元的凋亡使得其产生并传导______的功能受阻。
(2)小胶质细胞被Th1活化后,会在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的参与下合成并分泌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Th1在_______免疫中也可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
(3)理论上科学家可以开发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来抑制_______细胞的活动,延缓疾病的进程。
(4)请结合研究成果利用下图完善GV-971的作用途径。

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21-22高三上·山东济宁·阶段练习
知识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免疫阿尔茨海默病细胞凋亡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阿尔茨海默病( 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俗称“老年痴呆”)。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该病主要是由β一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元损伤所致。下图1为两种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差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神经元上神经冲动由图中A点传到D点的过程中,B处兴奋时膜外的电位为_____________,C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_
(2)AD患者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和学习能力下降,由此推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___受损。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神经元中β-淀粉样蛋白(Aβ)“漏出”导致周围神经细胞膜、线粒体膜受损,使神经元数量及神经元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明显减少。
(3)根据上述信息推测,患者脑部Aβ积累会引起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D患者脑部因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而出现神经纤维缠结这一异常细胞状态,导致兴奋的传导受阻。若缠结点在图3的d点,则在图3箭头处进行刺激,__________处(选填“a”、“b”、“c”)可检测到电位变化。

(5)某研究团队发现AD小鼠的形成与肠道菌群失衡引起苯丙氨酸和亮氨酸吸收增加,导致Thl细胞异常活化并浸润脑部引发Aβ沉积等有关。该团队将甘露寡糖二酸(GV - 971)给AD小鼠口服一个月后,肠道菌群的组成接近于野生型小鼠,学习能力获得了明显改善,为治疗人类AD病症带来了希望。下列有关AD诊断与治疗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
①通过检测脑脊液中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等方式诊断AD
②向患者体内注射抗 Aβ的抗体,减少Aβ沉积,减轻AD 症状
③患者应尽量不食用含苯丙氨酸和亮氨酸的食物,以减轻 AD症状
④CV-971可以重塑肠道菌群平衡,改善代谢产物,降低神经元损伤
阿尔茨海默病(AD)以语言、学习、记忆等认知能力受损为特征,是老龄人群发病率最高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AD两大主要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导致脑内形成斑块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纤维缠结,两种情形均会引起神经元凋亡。
(1)神经元在未受刺激时,膜电位状态是________,受到刺激后膜电位发生逆转。研究发现,病变个体中Aβ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引起________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兴奋在________处的传递速率下降,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
(2)研究发现,淀粉样蛋白斑块是由Aβ在细胞外聚集而成的。研究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探究了Aβ的聚集对突触后膜电位的影响。实验组处理如下:向成年小鼠的脑室中注射1.5μL的β—淀粉样蛋白提取物,一段时间后,刺激小鼠的海马区域(与记忆相关),结果如图甲所示。

该实验中对照组处理为________,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
(3)糖尿病患者同样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研究发现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结合后,可通过一定途径可减少Aβ生成,并加速Aβ清除。据此分析糖尿病是AD最强风险因素的原因是________;Aβ寡聚体可以与神经元结合,使胰岛素受体从细胞膜上脱落,说明Aβ对糖尿病存在________调节。
(4)进一步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记忆力减退还与大脑海马神经元中蛋白Tau过度磷酸化有关,细胞自噬能促进过度磷酸化的蛋白Tau降解,该过程受蛋白激酶cPKCy的调控。已知高糖条件下,蛋白激酶cPKCy能提高细胞自噬水平,血糖浓度正常时,蛋白激酶cPKCy对自噬水平无明显影响。为验证该作用机理,以小鼠等为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

   

通过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记忆能力,连续5天测量4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结果见图乙。逃避潜伏期与记忆能力呈负相关,实验中的糖尿病记忆力减退模型鼠(TD小鼠)通过注射药物STZ制备。图乙中a、b两条曲线所对应的实验动物分别是________(填标号)。
①正常小鼠②TD小鼠③敲除cPKCγ基因的小鼠④敲除cPKCγ基因的TD小鼠
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这种物质的沉积会损坏周围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下图表示两类神经元及突触的差异,请回答:

(1)在神经冲动由图中A点传到D点的过程中,B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 C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兴奋在C处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病变个体中Aβ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引起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_________(增加、减少),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
(3)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会立即被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水解,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4)2019年11月,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放的系列节目《科技的力量》中,一款由中国自主研发药物——“971”给AD患者带来了希望。“971”通过重塑肠道菌群的平衡,减少大脑炎症的发生来治疗AD。关于肠道菌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人的肠道中有多种微生物,数量可达10万亿个,这些微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
②正常的肠道微生物能够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氨基酸,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这些微生物与人体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③滥用抗生素可以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说明肠道微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是有限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