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7 组卷710
鸭喙具有黑、黄、花三种颜色,为探索鸭喙颜色表型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利用两个家系(甲和乙)中的黑喙鸭与某纯种黄喙鸭(无色素)为材料设计不同的杂交组合,为鸭的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组别

亲本杂交组合

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第一组

家系甲(黑喙)×纯种黄喙鸭

F1中多数为黑喙鸭、少数为黄喙鸭

第二组

家系乙(黑喙)×纯种黄喙鸭

F1中多数为黑喙鸭、少数为花喙鸭

第三组

第一组F1中黑喙鸭×F1中黑喙鸭

黑喙鸭:花喙鸭:黄喙鸭=9:3:4

第四组

第一组F1中黑喙鸭×F1中黄喙鸭

黑喙鸭:花喙鸭:黄喙鸭=3:1:4


(1)已知鸭喙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上述四组实验中的第_________组可以判断鸭喙色由两对基因控制,符合__________规律。
(2)若控制鸭喙色性状的两对基因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生成,B基因可以使黑色素在整个喙部沉积,则第四组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推测花喙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信息可知,第一、二组杂交结果的出现可能与家系甲、乙种混有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关。据此分析一、二组结果出现的具体原因是:家系甲___________________,家系乙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组亲本中黄喙鸭与第二组F1中花喙鸭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研究了黑色素形成的机制,发现机体内促黑素激素可与黑色素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最终激活酪氨酸酶,_______酪氨酸酶形成多巴,多巴会经不同路径形成两种颜色表现不同的黑色素—真黑素与褐黑素,酪氨酸酶也在这两条路径的转换中起重要作用。某些信号蛋白能够与促黑素激素________促黑素激素受体,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导致褐黑素增加。这两种的比例和分布决定了禽类的羽毛等性状,为鸭的育种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2020·北京东城·一模
知识点:酶的作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鸭喙具有黑、黄、花三种颜色,为探索鸭喙颜色表型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利用两个家系(甲和乙)中的黑喙鸭与某纯种黄喙鸭(无色素)为材料设计不同的杂交组合,为鸭的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组别

亲本杂交组合

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第一组

家系甲(黑喙)×纯种黄喙鸭

F1中多数为黑喙鸭、少数为黄喙鸭

第二组

家系乙(黑喙)×纯种黄喙鸭

F1中多数为黑喙鸭、少数为花喙鸭

第三组

第一组F1中黑喙鸭×F1中黑喙鸭

黑喙鸭:花喙鸭:黄喙鸭=9:3:4

第四组

第一组F1中黑喙鸭×F1中黄喙鸭

黑喙鸭:花喙鸭:黄喙鸭=3:1:4


(1)已知鸭喙颜色的遗传与性别没有关系。根据上述四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控制鸭喙颜色的基因遵循___________定律。
(2)若控制鸭喙色性状的两对基因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生成,B基因可以使黑色素在整个喙部沉积,花喙产生的原因是黑色素无法沉积在整个喙部,造成喙部黑黄相间。综合上述信息可知第一、二组杂交结果的出现可能与家系甲、乙中混有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关。据此分析家系甲、乙中大部分个体是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的黑喙鸭,家系甲中还混有少量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黑喙鸭,第四组亲本中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第四组亲本中黄喙鸭与第二组F1中花喙鸭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研究了黑色素形成的机制。发现机体内酪氨酸在A基因编码形成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多巴,多巴经过不同代谢途径形成两种颜色表现不同的黑色素——真黑素与褐黑素,由此可以看出基因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