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3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一个问题探究实例,请将所探究的结论补充完整。
材料分析   1925年,高特和戈来格尔用丙酮提取出红细胞膜上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和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据此,得出了细胞膜是由连续的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推论。
提出问题   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应该怎么排列呢?
背景知识   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如下图中的图1所示)。

探究1   如果把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形成“油—水”界面,“油—水”界面上磷脂分子的排列是什么样的呢?结果如图2所示。
探究2   如果把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再高速振荡,形成油水乳液,油水乳液小滴中磷脂的排列又会是什么样的呢?结果如图3所示。
推导结论:
(1)图3中A处的主要成分应是__________,B处的主要成分应是__________
(2)请根据探究1和探究2的结果,用简图在图4空白处绘出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排布情况__________。(绘出片段即可)
(3)根据图4所示结果,科学家利用纯磷脂制成“脂质体”作为细胞模型。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和体积都没有发生变化,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事实,结合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你认为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最可能属于__________,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实验证明,钾离子不能通过该“脂质体”,若要使钾离子通过,则该“脂质体”模型中还需要增加相应的__________
20-21高二下·河南郑州·期末
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一个问题探究实例:
1925年,高特和戈来格尔用丙酮提取出细胞膜上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据此,学生得出了细胞膜是由连续的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推论。

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应该怎么排列呢?
背景知识: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图-1)

如果把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形成“——水”界面,“油——水”界面上磷脂分子的排列是什么样的呢?(结果如图-2)

如果把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再高速振荡,形成油水乳液,油水乳液中磷脂小滴的结构又会是什么样的呢?(结果如图-3)

(1)图-3中A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是油?______
(2)请根据探究-1和探究-2的结果推导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排布情况,在图-4中绘出其简图(片段)____
(3)根据图-4所示结果,科学家利用纯磷脂制成“脂质体”,作为细胞模型。将“脂质体”放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都没有变化。
①这一事实表明______。进一步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分析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②彼德·阿格雷从人红细胞及肾小管细胞的膜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28道尔顿的膜蛋白——CHIP28,并证明它是一种“水通道蛋白”。请简述证明CHIP28确实与水分子运输有关的实验基本思路____
③有实验证明钾离子也不能通过该“脂质体”,若要使钾离子通过,则该“脂质体”模型中还需要具备什么物质?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