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难0.4 引用5 组卷662
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 6 号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 A(高茎)和 a(矮茎);9号染色体上有 B(有色)和 b(无色),D(糯质)和 d(非糯质)两对等位基因,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对相对性状在遗传过程中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有高茎有色糯质、高茎无色糯质和矮茎无色非糯质三个纯合品系的玉米种子供选择,请设计简单的杂交实验方案,验证图甲中 B(b)和 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相关基因的片段不发生交叉互换。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形态异常的 9 号染色体,这条染色体的一端上带有一个染色体结,另一端附加了一段 8 号染色体的片段,形态如图乙所示。
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若要直观确认该变异的出现可采用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上述含有异常 9 号染色体的双杂合子有色糯质玉米作父本,与正常的隐性纯合个体(母本)进行测交,在后代中出现了 4 种表现型,比例为 4:4:1:l(不考虑基因突变)。其中三种个体的有关染色体的组成情况如图丙所示,请参考图丙格式,画出第四种表现型个体的染色体组成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含有异常 9 号染色体的双杂合子有色糯质玉米作母本进行测交实验,后代中出现 2 种表现型,比例为 1:1,那么若让上述含有异常 9 号染色体的杂合子有色糯质玉米自交,在发生同样的上述变异情况下,后代中有色糯质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2021·辽宁·模拟预测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综合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玉米籽粒的颜色有紫色、黄色和白色三种,味道有甜味和非甜味两种。某研究所科研人员做了一系列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
亲本组合纯合紫色×纯合紫色纯合紫色×纯合黄色纯合黄色×纯合黄色黄色×黄色紫色×紫色白色×白色
F1籽粒颜色紫色紫色黄色黄色、白色紫色、黄色、白色白色

(1)若第五组实验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则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___种,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_______
(2)若只研究黄色和白色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发现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含有异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有1条异常。
 ①为了确定植株A的基因T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__________,则说明基因T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二者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9号染色体上基因组成为Ttt,且T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该植株的出现可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③若②中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9号染色体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中得到的含异常染色体的植株占_______
(3)科研人员将纯合甜味和纯合非甜味玉米间行种植,如图所示,且雌蕊接受同株和异株花粉的机会相等。请通过分析各行玉米的种子性状,判断甜味和非甜味的显隐性关系。
 
 ①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B、D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则甜味是显性。
 ②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B、D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则非甜味是显性。
(4)若(3)中非甜味是显性,现将B行植株的种子发育成的新个体(F1)进行随机交配,则所得种子的甜味与非甜味的比例是_______
(5)若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子粒的非糯与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_______
某雌雄异株的XY型植物,圆叶和尖叶、腋花和顶花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B/b协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且存在某种配子致死现象(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等变异)。用两株圆叶腋花植株作亲本杂交,F1子代表型及数量如下:
F1雌性:圆叶腋花241株,尖叶腋花80株
F1雄性:圆叶腋花39株,圆叶顶花41株,尖叶腋花40株,尖叶顶花39株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其中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是腋花和顶花,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2)亲本中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推断致死的配子基因型是_________。为验证致死配子的基因型,应选择表型为__________两种亲本进行测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若测交后代植株中__________,则证明推断正确。
(3)若两个亲本中叶型基因所在染色体均多了一条,形成了Aaa的三体,三体亲本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任意两条移动到一极,剩下一条移动到另一极,则减数分裂过程,一定含有4个a基因的细胞是_________,可能含有4个a基因的细胞是_________。上述两个三体亲本杂交,不考虑配子致死,产生AAa子代的概率为__________
(4)若该植株另一对相对性状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基因A、a与基因D、d在同一对常染色体上,且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不发生互换。只考虑叶形和株高,不考虑配子致死,用纯合圆叶高茎和尖叶矮茎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中雌雄植株杂交获得F2,用隐性亲本与F2中圆叶高茎植株测交,所得后代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
玉米是进行遗传学实验的良好材料,其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叶植株A,其细胞中1号染色体如图一。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t是由T突变形成的,则t与T相比,其结构可能是发生了哪些变化?_______________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窄叶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需在花期进行套袋和_________________等操作。若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
(2)若(1)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I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与植株A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色体上,请设计一个简便的杂交实验: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
(4)研究者发现玉米体细胞内2号染色体上存在两个纯合致死基因E,F,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上图三所示。该品系的玉米随机自由交配(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中F基因的频率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5)若想鉴定植物A的染色体是否发生了图示的变异,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