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331
水稻植株中A和a基因分别控制抗病和感病性状,B和b基因分别控制无香味和有香味性状。科研小组以此展开有关实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株感病无香味水稻与一株抗病无香味水稻植株为亲本杂交,所得到的998株子一代植株中,单独统计这两对相对性状发现:抗病503株、感病495株、有香味249株、无香味749株,据此推测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子一代中抗病有香味性状不能稳定遗传,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用纯合无香味植株与有香味植株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中偶然发现某一植株有香味,研究发现控制该植株香味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可遗传变异来源的角度写出两种可能的解释:_____________
(3)现有若干基因型未知的抗病植株,其中部分为纯合子。请设计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要求在子一代即可筛选出纯合抗病植株的目的,并确定是否留种)。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贵州贵阳·二模
知识点: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纯合子与杂合子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二倍体作物(2n=24)的品系甲有抗虫,高产等多种优良性状,但甜度不高。为了改良品系甲,增加其甜度,育种工作者在种质资源库中选取乙,丙两个高甜度的品系,用三个纯合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若甜与不甜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相关基因用A/a表示;若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依此类推。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
甲×乙不甜1/4甜、3/4不甜
甲×丙3/4甜、1/4不甜
乙×丙13/16甜、3/16不甜
(1)分析实验结果,确定甜味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______
(2)据表分析,品系甲、乙,丙的基因型可能分别为_______。乙、丙杂交的F2中甜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其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已知作物甲的抗病和不抗病分别受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D和d基因控制,现发现一株抗病纯合三体植株,该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为了确定该三体植株是否是6号染色体三体,请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雌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
实验思路: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则说明该三体植株不是6号染色体三体;
若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则说明该三体植株是6号染色体三体。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