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46
塞罕坝的建设者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表是研究者对林场中两种乔木的调查数据(单位:株/hm2),请回答下列问题。

乔木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华北落叶松

50

55

56

长白落叶松

50

80

880


(1)据表可知,华北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的年龄组成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华北落叶松的种群密度是______株/hm2
(2)落叶松的天敌是松毛虫,对松毛虫的监测和预防需通过___________法来调查并估算其种群密度。林场工人在造林时将树种合理搭配和混交,从而大大降低了虫害的发生。
(3)塞罕坝人通过植树造林将“昔日的茫茫荒原变为林的海洋”,这一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这一绿色奇迹的创造,充分说明人类活动会改变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
(4)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1·河南洛阳·二模
知识点:种群的概念及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历史上塞罕坝林场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北方沙漠的风沙可以肆无忌惮地刮入北京。自1962年开始,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塞罕坝人通过植树造林将“昔日的茫茫荒原变为林的海洋”,这一过程属于群落的___演替,理由是___。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原因可能是___。演替过程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___,从而使动物群体也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2)林海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在___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
(3)在自然环境不发生根本变化的前提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能否建立起塞罕坝式的林海?___,请说明理由: ___
(4)下表是研究者对某林场中两种乔木的调查数据(单位:株/hm2),请回答下列问题。

乔木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华北落叶松

50

55

56

长白落叶松

50

80

880

①据表可知,华北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的年龄结构分别为______,其中华北落叶松的种群密度是___株/hm2
②落叶松的天敌是松毛虫,对松毛虫的监测和预防需通过___法来调查并估算其种群密度,林场工人在造林时将树种合理搭配和混交,从而大大降低了虫害的发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