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7
小麦突变体库的研究为小麦基因组功能和品质改良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科学家在突变体库中发现了一株纯合矮秆突变体,经研究发现该品系的高秆与矮秆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深入研究发现矮秆基因的降杆作用具有累加效应。

(1)现有高秆与矮秆两个纯系杂交得F1, F1自交得F2,F2中出现了高秆、高中杆、中杆、中矮秆、矮秆五种性状。F1与矮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F2中,高中杆的基因型为_____
(2)请在图中画出F2中高秆、高中杆、中杆、中矮秆、矮秆五种的比例柱状图。_____
(3)科学家进一步将矮秆植株进行诱变处理,发现了一株黄化突变体,已知黄化株和正常株受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未知基因型的黄化株和纯种正常株小麦,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鉴定黄化株小麦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_____
20-21高三上·四川南充·阶段练习
知识点: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矮秆水稻具有抗倒伏、高产等优点。为培育矮秆水稻,科研人员用EMS诱变剂处理高秆水稻Wt得到了mp和ac两个矮秆突变品系,利用两个突变品系水稻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杂交实验①:亲本Wt×ac,F1均为高秆,F2中高秆:矮秆=3:1。
杂交实验②:亲本Wt×mp,F1均为高秆,F2中高秆:矮秆=3:1。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实验①分析,ac的矮秆性状至少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其F2中的高秆水稻自交得F3,则矮秆纯合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
(2)进一步研究发现,控制ac和mp矮秆性状的基因分别是由不同的基因突变引起的。为探究ac和mp的矮秆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你设计实验予以证明。______(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3)为提高水稻的抗旱性,有人将抗旱基因(HVA)导入水稻,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旱性T0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T0植株体细胞含两个HVA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HVA基因的整合位点)。

   

①将T0植株与非转基因水稻杂交:若子代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类型;若子代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类型。
②让图C所示类型的T0植株自交,子代中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