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38
某林业大学一科研团队探究多效唑P33对大叶黄杨的生长、叶片形态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选取株高30厘米的健壮大叶黄杨150株均分为5组(CK组:清水,P1组:多效唑200mg/L-1,P2组:多效唑400mg/ L-1L,P3组:多效唑600mg/ L-1L, P4组:多效唑800mg/ L-1),采用手持压力式喷雾器喷洒叶面一次,施药量以大叶黄杨叶片刚滴水为宜。在施药后的第15天、30天、60天分别测量并计算各组的平均苗高增加量(单位:厘米,与初始值相比),在施药后的第35天测量并计算各组的根冠比(根冠比=根的干重/茎叶总干重)与对照组的差值(图1),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片厚度平均值(图2),请据图回答:

CK

P1

P2

P3

P4

15天

10

5

4

3

2

30天

25

13

8

6

4

60天

40

37

25

17

6



(1)大叶黄杨的光合与呼吸作用中均能产生[H]与ATP,光合作用中的ATP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有氧呼吸中[H]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2)多效唑P33与大叶黄杨苗高增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多效唑P33对于大叶黄杨的净光合速率有促进作用,结合图2信息推测该促进作用的机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大叶黄杨却出现了植株矮化的现象,综合实验数据信息分析,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高一上·重庆北碚·阶段练习
知识点:有氧呼吸过程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