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1
为有效保护草原,牧民进行了划区轮牧。某生态工作者为监控轮牧效果,对A、B、C三个区块的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相关问题:

A区块物种丰富度(种)

A区块生物量(kg/m2

B区块物种丰富度(种)

B区块生物量(kg/m2

C区块物种丰富度(种)

C区块生物

量(kg/m3

数量

28

33

24

23

13

12


注:划区轮牧前A、B、C三个区块相同
(1)统计牧场中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______法,据表分析,A、B、C三个区块最近刚进行过轮牧的区块是______,若发生轻微蝗灾,受影响最小的区块是__________
(2)据表中数据,从群落演替的角度分析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划区轮牧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3)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昆虫、牲畜等动物属于消费者。消费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
18-19高二下·江西吉安·期末
知识点: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放牧是天然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为研究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的最适载畜   率,科研人员随机选取多个自然条件相似的牧场,每个牧场样方设置不同的绵羊密度, 代表不同的载畜率水平。在一定时间内,测定植物群落光能利用率、现存牧草的能量分配情况和绵羊对牧草的能量转化率如下表。

载畜率水平 (只羊/hm² · 半年)

光能利用率%
牧草的能量分配情况绵羊对牧草的能量转化率
地上部分 (×10J/m²)地下部分 (×10J/m²)
取食率%

同化率%

0

0.30

18.16

154.10

0

0

1.3

0.28

18.46

151.92

35%

50%

1.8

0.23

13.75

123.55

40%

60%

2.0

0.25

13.25

120.25

44%

80%

2.5

0.20

10.48

115.52

48%

70%

3.0

0.14

7.25

104.96

58%

50%

注:光能利用率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接收到的太阳能的比。
(1)经调查,该草原共有30余种植物,其中短花针茅属于优势种,推测科研人员的判断 依据是 _______ 。据表可知,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短花针茅植株的地上和地下部分能量 的分配是可以调节的。该现象是植物对采食和季节性干旱的适应性策略,从物质和能 量的角度阐释其意义: ________________
(2)草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固定的光能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可供给绵羊,该营养级能量的 其他去向包括 ___________ 。植物生长旺盛时,绵羊更喜食植物幼嫩部分,当放牧强度 超过2.0只羊/hm² ·半年时,随载畜量增大,绵羊取食率增大但同化率下降,其原因可 能是 ________
(3)请据调查数据,分别从生态效益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并确定适宜的 载畜率水平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