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难0.4 引用13 组卷4883
遗传组成不同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产量等多个性状常优于双亲,这种现象称为杂种优势。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杂合种子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1)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已有七千年以上历史。我国南方主要种植籼稻北方主要种植粳稻。籼稻和粳稻是由共同的祖先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经过长期的__________,进化形成的。
(2)将多个不同的籼稻、粳稻品种间进行两两杂交,获得三种类型F1(分别表示为籼-仙,籼-粳,粳-粳)。统计F1的小花数、干重等性状的平均优势(数值越大,杂种优势越明显),结果如图1。可知籼-粳具有更强的杂种优势,说明两个杂交亲本的__________差异越大,以上性状的杂种优势越明显。

(3)尽管籼-粳具有更强的杂种优势,但由部分配子不育,导致结实率低,从而制约籼-粳杂种优势的应用。研究发现,这种不育机制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1、A2和B1、B2)有关。通常情况下,籼稻的基因型为A1A1B1B1粳稻为A2A2B2B2。A1A2杂合子所产生的含A2的雌配子不育;B1B2杂合子所产生的含B2的雄配子不育。
①根据上述机制,补充籼稻×粳稻产生F1及F1自交获得F2的示意图,用以解释F1结实率低的原因____________
②为克服粗-粳杂种部分不育,研究者通过杂交、连续多代回交和筛选,培育出育性正常的籼-粳杂交种,过程如图2。通过图中虚线框内的连续多代回交,得到基因型A1A1B1B1的粳稻。若籼稻作为连续回交的亲本,则不能得到基因型A2A2B2B2的籼稻,原因是F1(A1A2B1B2)产生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配子不育。
                                                               
③在产量低的甲品系水稻中发现了A、B基因的等位基因A3、B3(广亲和基因),含有广亲和基因的杂合子,雌雄配子均可育。请写出利用甲品系培育出育性正常的籼-粳杂交稻的流程__________。(用文字或图示作答均可)
2020·北京·高考真题
知识点:杂交育种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部分水稻品系的花粉育性会受到温度影响,低温时花粉败育,高温时育性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温敏雄性不育,将其应用在杂交育种上可大大简化育种流程。
(1)水稻具有两性花,自然条件下自花授粉。将温敏雄性不育系应用在育种中,其优点是能免去杂交过程中的__________步骤。
(2)品系1是一种温敏雄性不育系,品系2、3、4育性正常。为研究温敏雄性不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杂交实验:

①由杂交一结果可知,育性正常与雄性不育性状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若品系1、2的基因型分别为A1A1B1B1,A2A2B2B2,则F2中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②根据杂交二中的信息可知,F1能够在_____________温度范围内自交获得F2。通过基因型分析发现品系3、4与品系1的A基因序列完全相同,B基因是不同的等位类型,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品系1×品系3产生F1以及F1在适宜温度自交产生获得F2的示意图,并标出F2在22℃、32℃时的育性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品系3的B基因用B3表示)
③品系1与品系4的杂交后代在任何温度条件下均为雄性不育,将这一现象称为杂合雄性不育。若品系4的B基因用B4表示,则在温度高于27℃时,B1、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品系1×品系4杂交后代的特性,能够应用在杂交育种过程中而不受温度条件限制。研究者通过杂交、连续多代回交和筛选培育出了遗传组成与品系4基本相同的雄性不育系B1B4,过程如图2虚框所示。这一方法的缺点在于每年都需要回交并进行筛选。因此研究者借助品系3的育性特点进行了改良,过程如图2。

     请你完善图2中的育种步骤,并说明育种方案改进后不需要每年筛选的理由____________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种植粳稻,南方主要种植籼稻。籼-粳稻具有更强的杂种优势,但由于部分配子不育,结实率低,从而制约籼-粳稻杂种优势的应用。研究发现,这种不育机制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1、A2和B1、B2)有关。通常情况下,籼稻的基因型为A1A1B1B1,粳稻的基因型为A2A2B2B2。A1A2杂合子所产生的含A2的雌配子不育;B1B2杂合子所产生的含B2的雄配子不育。又已知水稻的非糯性(M)和糯性(m)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请回答:
(1)粳稻和籼稻来自同一个祖先,由于存在_____________,导致两个种群_____________出现差异,从而形成了两个亚种。
(2)籼稻×粳稻产生F1,F1自交获得F2,则F2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个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将非糯性粳稻品系与糯性籼稻品系杂交得F1,让F1作母本与糯性籼稻品系杂交获得F2,结果发现F2中Mm:mm=1:1,且基因型为Mm的个体均表现为部分配子不育,基因型为mm的个体均表现为可育。实验结果证明M与基因_____________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请在下图中将实验的遗传图解补充完整(需写出配子类型)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把基因H导入(3)F1(A1A2B1B2Mm)中,若基因H能使A1A2杂合子所产生的含A2的雌配子50%恢复可育。该转基因稻自交,子代中A1A2B1B2Mm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
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科研人员发现,水稻中的粒稻、粳稻品系杂交形成的杂交水稻比现有的水稻产量更高,但杂交水稻会出现部分花粉不育或者配子不育现象。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为探究杂交水稻部分花粉不育的原因,科研人员用粳稻品系D(母本,细胞核遗传组成用DD表示,表型为花粉100%可育)和粒稻品系M(父本,细胞核遗传组成用MM表示,表型为花粉100%可育)杂交,得到杂交水稻品系N,品系N自交,子代为品系N和品系D,且比例为1:1。据实验结果推测:品系N的细胞核遗传组成为___________,表型为___________。据此可进一步推测:品系N(父本)与品系D(母本)杂交,子代的细胞核遗传组成为___________
(2)关于杂交水稻品系N部分花粉不育的原因,有人提出假说:仅杂交水稻品系N的细胞质中存在某种特殊基因,会引起某些种类的花粉不育。为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可用该杂交水稻品系N与釉稻品系M进行正反交实验(品系N为父本,品系M为母本为正交),若正交后代的细胞核遗传组成为___________,反交后代的细胞核遗传组成为___________,则假说成立。
(3)尽管杂交水稻具有更强的杂种优势,但由于部分配子不育,导致结实率低,从而制约该杂种优势的应用。又有研究发现,这种不育机制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1、A2和B1、B2)有关。通常情况下,釉稻的基因型为A1A1B1B1,粳稻的基因型为A2A2B2B2。A1A2所产生的含A2的雌配子不育,B1B2所产生的含B2的雄配子不育。根据此机制,补充粒稻与粳稻杂交后代F1所产生配子的示意图,标注配子类型及育性___________(用可育和不育表示),用以解释F1结实率低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