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困难0.15 引用10 组卷4867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4)题。
创建D1合成新途径,提高植物光合效率
植物细胞中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高温或强光常抑制光合作用过程,导致作物严重减产。光合复合体PSII是光反应中吸收、传递并转化光能的一个重要场所,D1是PSII的核心蛋白。高温或强光会造成叶绿体内活性氧(ROS)的大量累积。相对于组成PSII的其他蛋白,D1对ROS尤为敏感,极易受到破坏。损伤的D1可不断被新合成的D1取代,使PSII得以修复。因此,D1在叶绿体中的合成效率直接影响PSII的修复,进而影响光合效率。
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具有自身的基因组和遗传信息表达系统。叶绿体中的蛋白一部分由叶绿体基因编码,一部分由核基因编码。核基因编码的叶绿体蛋白在N端的转运肽引导下进入叶绿体。编码D1的基因psbA 位于叶绿体基因组,叶绿体中积累的ROS也会显著抑制psbA mRNA的翻译过程,导致PSII修复效率降低。如何提高高温或强光下PSII的修复效率,进而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和产量,是长期困扰这一领域科学家的问题。
近期我国科学家克隆了拟南芥叶绿体中的基因psbA,并将psbA与编码转运肽的DNA片段连接,构建融合基因,再与高温响应的启动子连接,导入拟南芥和水稻细胞的核基因组中。检测表明,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植物中D1的mRNA和蛋白在常温下有所增加,高温下大幅增加;在高温下,PSII的光能利用能力也显著提高。在南方育种基地进行的田间实验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水稻的二氧化碳同化速率、地上部分生物量(干重)均有大幅提高,增产幅度在8.1%~21.0%之间。
该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在拟南芥和水稻中补充了一条由高温响应启动子驱动的D1合成途径,从而建立了植物细胞D1合成的“双途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高温胁迫日益成为许多地区粮食生产的严重威胁,该研究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1)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类囊体膜上的蛋白与__________形成的复合体吸收、传递并转化光能。
(2)运用文中信息解释高温导致D1不足的原因___________
(3)若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分析,选用高温响应的启动子驱动psbA基因表达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转基因植物细胞D1合成“双途径”的理解,正确的叙述包括__________
A.细胞原有的和补充的psbA基因位于细胞不同的部位
B.细胞原有的和补充的D1的mRNA转录场所不同
C.细胞原有的和补充的D1在不同部位的核糖体上翻译
D.细胞原有的和补充的D1发挥作用的场所不同
E.细胞原有的和补充的D1发挥的作用不同
2020·北京·高考真题
知识点: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4)题。
叶绿体与细胞核双定位Y蛋白对于番茄抗低温的机制分析
番茄易受低温伤害,导致严重减产。我国科研人员从番茄低温诱导表达数据库中发现了Y基因,低温处理使其转录量升高。Y基因编码的Y蛋白是植物特有的DNA结合蛋白,定位于叶绿体和细胞核。4℃低温处理后,Y基因过表达株系比野生型明显耐低温,而敲除Y基因的株系的低温耐受能力低于野生型。
低温会导致活性氧(ROS)产生,而大量的ROS会破坏植物细胞光合膜系统。电镜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现,与野生型相比,低温处理后Y基因过表达株系的类囊体结构相对完整、叶绿体中淀粉粒数量少,而敲除Y基因的株系类囊体受损更严重且淀粉粒数量更多。科研人员对Y蛋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类囊体膜上的光合复合体PSII是光反应中吸收、传递并转化光能的重要场所,叶绿体基因编码的D1蛋白是PSII的核心蛋白,低温会破坏D1蛋白。常温下Y基因过表达株系中的D1蛋白含量与野生型相同,而低温处理下,野生型中D1蛋白含量下降,Y基因过表达植株的D1蛋白含量基本保持稳定,从而保护了PSII
I酶和A酶分别参与叶绿体中淀粉的合成与降解。在细胞核中,Y蛋白可通过与两者启动子结合,调控I酶和A酶基因的转录,降低低温下叶绿体中淀粉的积累。
R酶由8个大亚基蛋白和8个小亚基蛋白组成,是CO2固定过程中的限速酶,对低温胁迫尤为敏感。小亚基蛋白由S基因编码,S基因过表达植株与野生型相比,低温下R酶含量更高且耐低温能力更强。研究还发现,Y蛋白能够与S基因的启动子结合并增强其转录,从而在低温胁迫下维持R酶的含量。
农业生产中,Y基因的发现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为增强冷敏感作物的低温抗性提供了有效途径。
(1)低温导致番茄细胞产生大量的_________破坏叶绿体类囊体膜,影响光反应的进行,为碳反应提供的_________减少,降低了植物光合速率。据文中信息,低温下Y基因过表达植株有利于光反应进行的直接原因有__________
(2)为研究Y蛋白在低温胁迫下维持D1蛋白含量稳定的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实验处理检测指标实验结果
Y基因过表达植株及野生型施加硫酸链霉素(可抑制叶绿体编码的基因翻译)后,低温处理D1蛋白含量Y基因过表达植株I__野生型
低温处理与D1蛋白降解相关基因的转录量Y基因过表达植株II__野生型

结果说明在番茄中过量表达Y基因增加了D1蛋白的合成,而未减少D1蛋白降解。请在上述表格III处将实验结果补充完整。
3)叶绿体中淀粉粒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根据Y蛋白功能特点,结合文中信息,推测细胞核中的Y蛋白低温下减少叶绿体中淀粉积累的具体机制:________
(4)R酶在_________(场所)中催化CO2与RuBP(C5)结合,生成2分子_______。如图为野生型、Y基因过表达及敲除植株,4℃处理12小时后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测定的净光合速率。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包括_______

A.Y基因过表达植株的CO2饱和点大于野生型
B.CO2浓度在100~200μmol·mol-1之间时,三组植株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C.CO2浓度等于250μmol·mol-1时,若突然增大光强,叶绿体内C5将减少
D.CO2浓度大于250μmol·mol-1时,限制野生型和Y基因敲除植株净光合速率增加的环境因素可能是光强
E.低温下Y基因过表达植株R酶的小亚基蛋白含量高,固定CO2能力强于野生型
光合作用有助于解决食物短缺、能源枯竭、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研究光合作用机理提高自然光合作用效率、发展人工光合作用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离不开细胞中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其中,不同色素对光的吸收存在差异,若用________光照射叶绿素a的提取液,可得到该种色素的吸收光谱:叶绿体中存在光系统I(PSI)和光系统Ⅱ(PSII),能吸收、传递、转化光能,则该复合体位于________,由蛋白质、叶绿素和________组成,其吸收的能量在光反应阶段储存在________中。已知PSII中的核心蛋白D1对叶绿体中活性氧(ROS)尤为敏感,极易受到破坏,同时叶绿体中存在编码D1的基因psbA,使得新合成的D1不断取代损伤的D1,从而修复PSII,研究发现高温会造成叶绿体内的ROS大量累积,从而显著抑制psbA mRNA的翻译过程,导致PSII修复效率降低,进而降低了光合效率,由此分析高温导致D₁不足的原因是________,提高高温下PSII的修复效率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
(2)高等植物细胞进行卡尔文循环,在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的催化下,CO2与五碳糖(C5)结合形成三碳酸分子(C3),该酶存在的场所为________,光照下,叶肉细胞中O2会与CO2竞争性结合C5,O2与C5结合后经一系列反应释放CO2的过程称为光呼吸,该过程会消耗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有机物,据此分析,在缺水环境中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________(答出2点)。研究发现,有些植物通过进化形成了CO2浓缩机制,极大地提高了Rubisco附近的CO2浓度,从而促进了________这一过程,提高了光合速率。
(3)基于光合作用原理,研究人员研发出人工叶绿体,它是一个由磷脂双分子层包裹的微小水滴,内含以类囊体膜为基础的能量转化模块和多种酶,可利用太阳能连续进行CO2的固定与还原,是一个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相比于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该人工叶绿体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在于________,在固定等量CO2情况下,该系统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会高于植物,原因是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