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0
基因编辑(gene editing)技术,是一项对基因组进行定点修饰的新技术。它类似于WORD文字编辑,可以精确地定位到目标基因组的某一位点上,可以修复一些突变的基因,或者敲除、插入目的基因。利用该技术,在该位点上剪切靶标DNA片段并插入新的基因片段。请回答下列与基因编辑技术有关的问题:
(1)基因编辑技术应该属于___________技术的一部分。研究者运用该技术培养出敲除某一特定基因的小鼠,则该小鼠出生前肯定要经历胚胎工程的___________环节。
(2)将外源性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使外源性DNA片段取代原位点上的基因,从而达到使特定基因失活或修复缺陷基因的目的,这是最早的基因编辑技术之一。在这种基因编辑技术中常用的将外源基因导入人体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常用的载体是________
(3)人们反对进行人类基因编辑的理由除了考虑到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外,还有可能是敲除基因对接受基因敲除的婴儿的发育有不可预见性的影响,理由是生物体内的基因和性状________被敲除基因可能存在_________的现象。
19-20高二下·山东菏泽·期中
知识点:胚胎移植技术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综合基因编辑技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两位女性科学家因对"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的贡献而获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CRISPR/Cas9系统由向导RNA和Cas9蛋白组成,由向导RNA引导Cas9蛋白在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来完成基因的编辑过程,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1)由于Cas9 蛋白没有特异性,用 CRISPR/Cas9 系统切割靶基因,向导 RNA的识别序列应具有的特点是_____。识别后在 PAM 序列(几乎存在于所有基因中)上游切断DNA双链的_____键。
(2)如果要获得基因敲除动物个体,应以_____作为受体细胞,用_____法导入 CRISPR/Cas9 基因表达载体。
(3)研究人员担心基因编辑发生"脱靶效应",导致其他非目标基因发生错误剪接和编辑。为检测脱靶率,研究者在小鼠受精卵分裂为两个细胞时,向其中一个细胞注入基因编辑工具,之后将此胚胎移植入母鼠子宫,待其发育到14.5 天时,将胚胎取出,把胚胎的细胞全部分散开,分成基因编辑细胞后代和非基因编辑细胞后代两个细胞群,分别提取DNA,测序、比对。
①用同一受精卵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作为处理对象和对照,优点是_____
②为方便将基因编辑细胞后代和非基因编辑细胞后代分开,可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利用某种荧光蛋白基因作为_____
③将胚胎细胞分散开需要利用_____酶的作用。
实验结果发现   CRISPR/Cas9 技术的脱靶率很低,但人们仍然反对进行人类基因编辑的理由除了考虑到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外,还有可能是敲除基因对接受基因敲除的婴儿的发育有不可预见性的影响,理由是生物体内的基因和性状并非一一对应,被敲除基因可能存在_____的现象。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