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08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含量会显著增高。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 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的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 cm)。
主要试剂及仪器: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
步骤二:将酶液经一定方法处理,取出后冷却。
步骤三: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溶液变蓝色,-表示溶液不变蓝色)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① 加入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

8

8

8

8

8

8

②恒温水浴5 min

0℃

20℃

40℃

60℃

80℃

100℃

③加入处理后的酶液

1

1

1

1

1

1

④恒温水浴5 min

0℃

20℃

40℃

60℃

80℃

100℃

⑤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 min

0℃

20℃

40℃

60℃

80℃

100℃

⑥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
(2)步骤二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
(3)根据试管________中观察的实验结果,可推断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________左右。
(4)该实验中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5)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则步骤二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三的表格中,若②和③顺序颠倒,将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实验结果。
17-18高二下·辽宁丹东·期末
知识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实验酶的特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的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步骤二:将酶液置于70℃水浴中15 min下的环境中,取出后冷却。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
(注:+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
试管编号123456
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888888
恒温水浴5min(℃)020406080100
α﹣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β﹣淀粉酶失去活性的溶液(mL)111111
恒温水浴5min(℃)020406080100
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min(℃)020406080100
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善步骤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______(能/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具体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的条件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处理15min即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其中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的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的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步骤二:将酶溶液置于70℃水浴锅中15min后取出并冷却。
步骤三:_____,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
试管编号123456
质量分数为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888888
恒温水浴5min(℃)020406080100
经步骤二处理的酶溶液(mL)111111
恒温水浴5min(℃)020406080100
将①、②对应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min(℃)020406080100
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注:+表示变蓝色,-表示不变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二中“置于70℃水浴锅中15min”和“冷却”的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
(2)完善步骤三_____
(3)该实验中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理由是_____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操作:_____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等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步骤二:略。
步骤三:取 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
试管编号123456
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888888
恒温水浴5min(℃)020406080100
α-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β-淀粉酶失去活性的溶液(mL)111111
恒温水浴5min(℃)020406080100
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min(℃)020406080100
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表明:小麦种子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淀粉酶的合成。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的主要机理是______________。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能否据此推断α-淀粉酶的最适合温度一定是60℃?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备该种酶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