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容易0.94 引用1 组卷57
碱式碳酸铜的成分有多种,其化学式一般可表示为xCu(OH)2·yCuCO3。孔雀石呈绿色,是一种名贵的宝石,其主要成分是Cu(OH)2·CuCO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制取孔雀石的最佳反应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2.0mL 0.50 mol/LCu(NO3)2溶液、2.0mL 0.50 mol/LNaOH溶液和0.25 mol/LNa2CO3溶液按表Ⅰ所示体积混合。
实验2:将合适比例的混合物在表Ⅱ所示温度下反应。
实验记录如下:


表I
编号V(Na2CO3)/mL沉淀情况
12.8多、蓝色
22.4多、蓝色
32.0较多、绿色
41.6较少、绿色
表II

编号反应温度/℃沉淀情况
140多、蓝色
260少、浅绿色
375较多、绿色
480较多、绿色(少量褐色)
(1)实验室制取少许孔雀石,应该采用的最佳反应条件:①Cu(NO3)2溶液与Na2CO3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②反应温度是_______________
(2)80℃时,所制得的孔雀石有少量褐色物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13·上海闵行·一模
知识点:铜绿探究物质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分碱式碳酸铜的成分有多种,其化学式一般可表示为xCu(OH)2·yCuCO3
(1)孔雀石呈绿色,是一种名贵的宝石,其主要成分是Cu(OH)2·CuCO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制取孔雀石的最佳反应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2.0mL 0.50 mol·L—1的Cu(NO3)2溶液、2.0mL 0.50 mol·L—1的NaOH溶液和0.25 mol·L—1的Na2CO3溶液按表Ⅰ所示体积混合。
实验2:将合适比例的混合物在表Ⅱ所示温度下反应。
实验记录如下:
表Ⅰ                                                       表Ⅱ
编号V (Na2CO3)/mL沉淀情况编号反应温度/℃沉淀情况
12.8多、蓝色140多、蓝色
22.4多、蓝色260少、浅绿色
32.0较多、绿色375较多、绿色
41.6较少、绿色480较多、绿色(少量褐色)

①实验室制取少许孔雀石,应该采用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80℃时,所制得的孔雀石有少量褐色物质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小组为测定上述某条件下所制得的碱式碳酸铜样品组成,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过滤、洗涤并干燥过的样品置于平直玻璃管中。
步骤2: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步骤3:加热装置B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
步骤4: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补充该步操作内容)。
步骤5: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①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无装置E,则实验测定的x/y的值将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采集了如下数据:
A.反应前玻璃管与样品的质量163.8g
B.反应后玻璃管中残留固体质量56.0g
C.装置C实验后增重9.0g
D.装置D实验后增重8.8g
为测定x/y的值,请你选用合适数据进行计算,并根据你的计算结果,写出该样品组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碱式碳酸铜的成分有多种,其化学式一般可表示为xCu(OH)2·yCuCO3
(1)孔雀石呈绿色,是一种名贵的宝石,其主要成分是Cu(OH)2·CuCO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制取孔雀石的最佳反应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2.0mL 0.50 mol·L-1的Cu(NO3)2溶液、2.0mL 0.50 mol·L-1的NaOH溶液和0.25 mol·L-1的Na2CO3溶液按表Ⅰ所示体积混合。
实验2:将合适比例的混合物在表Ⅱ所示温度下反应。
实验记录如下:
编号V (Na2CO3)/ mL沉淀情况编号反应温度/℃沉淀情况
12.8多、蓝色140多、蓝色
22.4多、蓝色260少、浅绿色
32.0较多、绿色375较多、绿色
41.6较少、绿色480较多、绿色(少量褐色)

表Ⅰ

表Ⅱ

①实验室制取少许孔雀石,应该采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
②80℃时,所制得的孔雀石有少量褐色物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实验小组为测定上述某条件下所制得的碱式碳酸铜样品组成,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过滤、洗涤并干燥过的样品置于平直玻璃管中。
步骤2: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步骤3:加热装置B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
步骤4:___________
步骤5: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①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无装置E,则实验测定的x/y的值将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采集了如下数据:
A.反应前玻璃管与样品的质量163.8g
B.反应后玻璃管中残留固体质量56.0g
C.装置C实验后增重9.0g
D.装置D实验后增重8.8g
为测定x/y的值,你认为可以选用上述所采集数据中的___________(写出所有组合的字母代号)一组即可进行计算,并根据你的计算结果,写出该样品组成的化学式___________
碱式碳酸铜又名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呈绿色,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工产品。某化学小组探究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反应条件并制备少量碱式碳酸铜。
试剂:0.25 mol·L-1 Na2CO3溶液、0.5 mol·L-1 NaOH溶液、0.5 mol·L-1 Cu(NO3)2溶液各100mL
实验1:探究Cu(NO3)2与NaOH和Na2CO3溶液配比
取三种反应溶液,以表中的比例混合,在60℃条件下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
编号V[Cu(NO3)2]/mLV(NaOH)/mLV(Na2CO3)/mL沉淀数量沉淀颜色
1222.8+ + +蓝色
2222.4+ + +蓝色
3222+ +浅绿色
4221.6+浅绿色
注:“+”越多表示沉淀的相对量越多
实验2:探究反应温度
按上述实验得到的合适反应液用量,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
反应温度/℃沉淀数量沉淀颜色
室温+ + + +蓝色
40+ + + +蓝色
60+浅绿色
75+ +绿色
80+ + +绿色(少量黑色)
实验3:制备碱式碳酸铜
按最佳物料比取50mL 0.5 mol·L-1 Cu(NO3)2溶液、50mL 0.5 mol·L-1 NaOH溶液和相应体积的0.25 mol·L-1Na2CO3溶液,在最佳反应温度下进行实验,待反应完全后,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2.5 g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配制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以外还有___________
(2)制备碱式碳酸铜时,Cu(NO3)2、NaOH和Na2CO3溶液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最佳反应温度为___________,本实验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
(3)请写出本实验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实验2中在80℃反应生成的沉淀中有少量黑色的物质,产生该物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5)计算本实验的产率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