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5
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重铬酸铵[(NH4)2Cr2O7]的部分性质:资料显示:
①(NH4)2Cr2O7呈橙红色,Cr2O3呈绿色,Cr3呈绿色。
②Mg3N2遇水蒸气剧烈反应生成NH3
(1)探究重铬酸铵分解产物是否有NH3(装置如图1所示)。

B中倒置的干燥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没有观察到B中颜色发生变化,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NH4)2Cr2O7N2↑+Cr2O3+4H2O的真实性(如下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①气流从左至右,装置连接顺序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点燃E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CO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能证明有水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说明D中分解反应已发生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④设计实验证明重铬酸铵分解生成了N2:取反应后E中残留固体于试管,滴加蒸馏水,____
(3)探究(NH4)2Cr2O7的氧化性(按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为了探究(NH4)2Cr2O7与Na2S反应的氧化产物是否是SO42,设计如下方案。连接K,观察到左烧杯中溶液由橙色逐渐变成绿色,电流计指针有明显偏转。实验完毕后,向右烧杯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图2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后续反应)。
20-21高三上·全国·期末
知识点: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物质的检验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小组同学以碳棒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发现阴极碳棒上除了有红色物质析出外,还有少量白色物质析出。为探究阴极碳棒上的产物,同学们阅读资料并设计了如下过程:
Ⅰ.有关资料:铜的化合物颜色性质如下
物质颜色、性质物质颜色、性质
氢氧化铜Cu(OH)2蓝色固体不溶于水硫酸铜(CuSO4)溶液呈蓝色
氧化亚铜(Cu2O)红色固体不溶于水氯化铜(CuCl2)浓溶液呈绿色,稀溶液呈蓝色
氯化亚铜(CuCl)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碱式氯化铜绿色固体不溶于水
Ⅱ.探究实验:
(1)提出假设:
①红色物质一定有铜,还可能有Cu2O;
②白色物质为铜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验证:
取电解CuCl2溶液后的阴极碳棒,洗涤、干燥,连接下列装置进行实验,验证阴极产物,

①实验前,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时,各装置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3)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结束后,碳棒上的白色物质变为红色,F中物质不变色,D中出现白色沉淀,根据现象①碳棒上的红色物质是否有Cu2O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__________(填上图中装置编号)中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提出假设②中的白色物质一定存在;
③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的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几乎所有的氮肥都以氨为原料生产,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氨气的相关性质。

已知:①装置A用于制备氨气;
②参阅资料:Cu、Cu2O均为红色固体,其中Cu2O能溶于氨水,生成无色溶液,在空气中立即氧化成蓝色[Cu(NH3)2]2,而Cu不与氨水反应。
(1)装置D的作用:_______
(2)甲同学认为该实验装置不严谨,应在装置D后再连接一个装有CaCl2固体的球形干燥管,其目的是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装置 _______(填“A”或“C”)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另一装置的酒精灯。实验结束发现:C中粉末完全变红,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还产生一种单质气体。为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物质,乙同学提出假设:①红色固体为Cu单质;②红色固体为Cu2O;③_______
设计实验操作: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物质于洁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氨水并充分振荡,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固体有剩余。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假设,取CuO固体4.0 g重复上述加热实验,反应后装置C中得红色固体3.52 g。请结合上述信息,写出NH3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已知,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如图若将生成的NH3与SO2同时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向a处通入_______(填字母),在E中也能产生白色沉淀,其白色沉淀为_______

A.CO2     B.N2     C.Cl2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