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62
已知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回答下列问题:
(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
(2)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F的大于E的原因_______
(3)E元素的低价氧化物与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溶液中所有离子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4)用H2或CO催化还原NO可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2NO (g)=N2 (g) + O2 (g)     △H=﹣180.5kJ•mol1
2H2O (l)=2H2 (g) + O2 (g)   △H= + 571.6kJ•mol1
则H2 (g)与NO (g)反应生成N2 (g)和H2O (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5)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如图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2NO (g) + 2CO(g)2CO2 (g) + N2 (g)中,NO的浓度c (NO)随温度 (T)、催化剂表面积 (S)和时间 (t)的变化曲线。该反应的△H____0 (填“>”或“<”)。

(6)实验室制取F的单质时,常含有少量HCl气体,可用_________(试剂)除去HCl,请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
19-20高三·北京石景山·阶段练习
知识点: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根据原子结构进行元素种类推断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已知A、B、C、D、E、F、G、H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其中D与G同族,且D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A、B、C、E、F、H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ABC
EF
H
(1)已知元素H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45,请用原子符号表示该核素:_______
(2)D单质与C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可生成不同物质,请用电子式表示D和C的原子形成的白色固体的过程:_______。D和C组成的淡黄色固体物质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填“离子键”、“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3)为确定中是否含有,可使用的鉴别方法为_______
(4)元素E,F,G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5)比较元素E和F的非金属性强弱:在E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通入少量F的单质,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E和F的非金属性差异的原因:_______
(6)依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推测元素性质:
①硒()位于第四周期,与E同主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
a.只具有还原性
b.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弱于H的最高价含氧酸
c.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E的强
d.的最低负化合价是
②锡为主族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锡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能与溶液反应生成钠盐,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