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418
Ⅰ.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
A.实验室制乙烯时,在酒精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放入几片碎瓷片,加热混合物,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
B.验证溴乙烷水解产物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振荡溶液、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滴加硝酸银溶液
C.将铜丝弯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完成乙醇氧化为乙醛的实验
D.苯酚中滴加少量稀溴水,可用来定量检验苯酚
E.工业酒精制取无水酒精时,先加生石灰然后蒸馏,蒸馏必须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温度
Ⅱ.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1) 关闭F活塞,打开C活塞,在装有少量苯的三颈瓶中由A口加入少量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则三颈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D试管内装的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E试管内装的是______________,E试管内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待三口烧瓶中的反应即将结束时(此时气体明显减少),打开F活塞,关闭C活塞,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上一步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
a蒸馏; b水洗; c用干燥剂干燥; d 10%NaOH溶液洗涤; e水洗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

(1) 若B为Na2CO3粉末,C为C6H5ONa溶液,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由澄清变浑浊,则试管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2) 若B是生石灰,观察到C溶液中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沉淀完全溶解,恰好变澄清时,关闭E.然后往小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醛溶液,再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则A是________(填名称),C是_______(填化学式),与乙醛的混合后,该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2高二上·江苏苏州·期中
知识点:实验室制备乙烯综合考查苯的溴代实验探究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实验探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Ⅰ、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

(1)若B为CaCO3,C为C6H5ONa溶液,实验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酸A比碳酸的酸性_____(填强、弱)。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若A是浓氨水,B是生石灰,实验中观察到C溶液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溶液恰好澄清时,关闭E,然后向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则C是葡萄糖与_____(写化学式)的混合液,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Ⅱ、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117.20.8109微溶
正丁醛75.70.8017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__(填“能”或“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D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               B.干燥          C.检漏               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__层(填“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