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2
某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Cu2、Fe2、Hg2、H等离子,某化学小组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需要回收污水中的铜和汞,并得到绿矾。设计如下方案:
   
(1)现有仪器:酒精灯、玻璃棒、坩埚、蒸发皿、蒸馏烧瓶、烧杯、铁架台等。为完成步骤Ⅳ的实验操作,还需要选择下列仪器________(填字母)。设计简单实验检验绿矾是否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Ⅰ加入过量的铁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Ⅱ能否用盐酸代替硫酸?________(填“能”或“否”)。
(3)步骤Ⅲ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应与________装置连接,理由是______
   
(4)利用氧化铜制铜,设计如下四种方案:
甲方案: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乙方案: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丙方案:利用炭粉还原氧化铜;
丁方案:先将氧化铜溶于稀硫酸,然后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再将滤渣溶于过量的稀硫酸,再过滤、洗涤、烘干。
从安全角度考虑,方案________不好;从产品纯度考虑方案________不好(填“甲”、“乙”、“丙”或“丁”)。
(5)步骤Ⅰ中涉及的离子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收集汞时,不小心将少量汞洒在地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9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知识点:铁盐与亚铁盐鉴别试剂的选择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常见无机物的制备物质含量的测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I.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等离子,某化学小组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准备回收废水中的铜和汞,同时得到绿矾。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完成步骤Ⅳ实验操作中的蒸发结晶需要选择下图的仪器是_______(其它仪器已选好,填序号),请设计一种检验绿矾是否变质的方法:_______

(2)步骤Ⅲ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应与装置_______(填“甲”“乙”或“丙”)连接。

(3)利用氧化铜制取铜有如下四种方案:
方案甲: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方案乙: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方案丙:利用炭粉还原氧化铜;
方案丁:先将氧化铜溶于稀硫酸,然后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将滤渣溶于过量的稀硫酸,再过滤、洗涤、烘干。
从安全角度考虑,方案_______(填“甲”“乙”或“丙”,下同)不好;从产品纯度考虑,方案_______不好。方案丁不存在上述问题。
II.溴及其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染料和阻燃剂等的生产中有广泛应用。目前,人们主要从海水和盐湖水中提取溴。下图是海水提溴工艺流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4)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海水提溴的技术叫做“吹出法”,其过程主要包括氧化、吹出、吸收、_______等环节。
(5)吸收塔中的吸收率可达,吸收塔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6)蒸馏塔溶液中的浓度比吹出塔溶液中的浓度_______(填“高”“相等”或“低”)。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等离子,某化学小组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准备回收废水中的铜和汞,同时得到绿矾()。
(1)根据绿矾中铁元素化合价分析,实验室为防止绿矾变质,应如何保存:_______
(2)写出铁粉与废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制备过程中利用氧化铜制取铜有如下四种方案:
方案甲: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方案乙: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方案丙:利用炭粉还原氧化铜;
方案丁:先将氧化铜溶于稀硫酸,然后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再将滤渣溶于过量的稀硫酸,再过滤、洗涤、烘干。
从安全角度考虑,方案_______不好:从产品纯度考虑,方案_______不好。
(4)为了测定制备绿矾中结晶水的含量,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带两端开关的石英玻璃管(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已知:在条件下绿矾晶体受热分解生成)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补充完整d_______→f____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
d.打开,缓缓通入             e.称量A                       f.冷却至室温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