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52
(1)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操作或结论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制备Fe(OH)3胶体时,应往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并继续加热到溶液呈红褐色为止。
B.测定中和热实验中,每次实验均应测量三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溶液的起始温度和反应后溶液的最高温度。
C.在一定物质的量溶液配制的过程中,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容量瓶没有干燥均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D.往FeCl3溶液中滴入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E.铝粉和氧化镁或氧化铁粉末混合,高温均能发生铝热反应。
F.验证AgNO3溶液中是否混有Al(NO3)3,可加入过量氨水,如有白色沉淀,则混有Al(NO3)3
G.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水沿容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实验室配制500ml 0.1mol/L的Na2CO3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取碳酸钠粉末_______g。配制时应选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_______
10-11高三上·黑龙江大庆·期中
知识点:胶体的制备中和热的测定与误差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综合考查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1)在定量实验中,采用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填序号)。
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以环形铁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B.配制100mL 2 mol/L的NaCl溶液,以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液面稍超出容量瓶刻度线,反复摇匀后,凹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C.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加热并搅拌时,有少量固体溅出
D.称取一定质量无水碳酸钠粉末,用稀盐酸滴定(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测定盐酸浓度。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待装液润洗,立即装液、滴定
(2)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配制100mL 1.00mol/L的NaCl 溶液时,可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5.85g NaCl固体
B.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HCO3-
C.制备Fe(OH)3胶体时,应往沸水中加饱和的FeCl3溶液,并继续加热到溶液呈红褐色为止
D.除去蛋白质中混有的少量NaCl,加AgNO3溶液后过滤
E.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的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至少需要进行四次称量操作
F.测定中和热实验中,每次实验均应测量三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溶液的起始温度和反应后溶液的最高温度
(3)根据下图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不能确定”)
②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不能确定”)          ,判断理由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