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72
)是一种白色固体,微溶于水,不溶于醇,溶于高氯酸,可用作防臭剂、药物和食品添加剂。实验室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并测定其纯度:
Ⅰ.制备
ⅰ.如图连接装置,向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水,然后控制均匀速度滴加少量浓度为的盐酸,加热搅拌至反应完全,反应过程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同时生成

ⅱ.将溶液转入烧杯中,漓加稍过量溶液,然后逐滴加入溶液,不断搅拌,生成沉淀;
ⅲ.将混合物冷却后抽滤、依次水洗、醇洗,晾干后得产品;
Ⅱ.测定产品纯度
ⅳ.称取产品于烧杯中,加入一定浓度溶液(高氯酸不参与反应),将所得溶液冷却后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
ⅴ.移取溶液,加入一定浓度溶液和(过量),加水,用标准液(发生反应:)滴定至浅黄色,滴加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重复测定2次,平均消耗标准液体积
ⅵ.做空白实验,平均消耗标准液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A处应安装的仪器为________(填名称);三颈烧瓶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B.       C.       D.
(2)滴加盐酸的仪器选用了恒压滴液漏斗,与分液漏斗相比该仪器的优点为________
(3)步骤ⅰ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ⅱ中,能够生成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ⅲ中,醇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6)步骤ⅴ中,滴加的指示剂为________;滴定终点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
(7)产品纯度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4·陕西·模拟预测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应用常见无机物的制备物质制备的探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碘酸钙[,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无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其制备方法主要是以碘为原料,采用氧化法(氧化剂:),先制备,然后再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法制备
通入含有的沸腾蒸馏水中,被氧化为,再用石灰乳进行中和、分离、洗涤沉淀、干燥,获得
①实验室若利用溶液与浓盐酸反应制备一瓶干燥纯净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jh(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在含的沸腾蒸馏水中反应生成 物只有两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加入石灰乳进行中和时,发生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氧化法制备
Ⅰ.制备
在如图(夹持仪器和加热装置已省略)所示的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I2和蒸馏水,再加入盐酸,控制,反应温度85℃。回流反应1.5小时。

Ⅱ.制备
将Ⅰ所得混合液倒入250烧杯中,滴加溶液,调节,用滴管逐滴加入1溶液,不断搅拌,至沉淀完全,经冷却、过滤、洗涤、干燥获得
①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_______(填化学式)及挥发出的,以免污染环境。
②实验时,装置A中控制反应温度的方法是_______
③步骤Ⅱ洗涤的试剂为_______;若该步骤中pH>10,则可能出现的后果是_______
④产品中质量分数的测定
称取1.50g产品,加入10高氯酸溶解,转移到250容量瓶中定容。移取25.00溶液于锥形瓶中,再加入1高氯酸,20足量溶液,几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10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三次,平均消耗45.00溶液(已知:;高氯酸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2位小数)。
钴(Ⅲ)配合物(267.5g/mol)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制备装置如图。
   
实验步骤:
①将研细的晶体和活性炭(作催化剂)加入三颈烧瓶中,先滴加浓氨水和的混合液,搅拌均匀,再滴加,温度不超过60℃,反应
②冷却至6℃左右,减压过滤,将沉淀溶于沸水中,趁热过滤,向滤液中慢慢加入浓盐酸,即有大量晶体析出。
③冷却后减压过滤出沉淀,依次用冷水、冷的盐酸洗涤沉淀,于左右烘干。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溶液顺利进入三颈烧瓶,可将分液漏斗更换为___________(写出仪器名称)。
(2)浓氨水和的混合液中的作用:①作反应物;②___________
(3)步骤①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步骤②中浓盐酸的作用为___________
(5)因含少量杂质(250.5g/mol),产品组成可表示为通过测定z值可进一步测定产品纯度,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溶解后,加入溶液作为指示剂,用标准液滴定达终点时,消耗       
实验Ⅱ:另取相同质量的产品,加入溶液加热至沸使钴(Ⅲ)配合物分解,并蒸出氨,用过量的硼酸吸收,通过滴定测得氨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_;下列情况会导致z测量值偏小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钴(Ⅲ)配合物分解不完全                  B.用液作为指示剂
C.所用标准液的实际浓度偏低       D.滴定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
②若,则产品纯度为___________(纯度指产品中的质量分数)
【小题1】苯甲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实验室可通过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其反应原理简示如下:
+KnMO4+MnO2+HCl+KCl
名称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沸点/℃密度(g·mL-1)溶解性
甲苯92-95110.60.867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苯甲酸122122.4(100℃左右开始升华)248——微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热水
实验步骤:
步骤1:在如图所示装置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5mL甲苯、100mL水和4.8g(约0.03mol)高锰酸钾,慢慢开启搅拌器,并加热至反应完全。

步骤2: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片刻后,慢慢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并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MnO2)。合并滤液和洗涤液,于冰水浴中冷却,然后用浓盐酸酸化至苯甲酸析出完全。将析出的苯甲酸过滤,用少量___洗涤,放在沸水浴上干燥。称量,粗产品为1.0g。
步骤3:纯度测定:称取0.1220g粗产品,配成乙醇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每次移取25.00mL溶液,加入指示剂,用0.01000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平均消耗22.30mL的KOH标准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
(2)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3)步骤2中,将析出的苯甲酸过滤,用少量___________洗涤。
(4)干燥苯甲酸晶体时,若温度过高,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
(5)步骤3中滴定时用的指示剂最好是___________。
A.石蕊试液B.酚酞试液C.甲基橙溶液D.淀粉溶液
(6)本实验制备的苯甲酸的纯度为____ (保留4位有效数字)
(7)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苯甲酸,可通过在水中____(填操作名称)的方法提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