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6
实验室由甲苯制备苯甲酸的反应式如下:

+KMnO4+MnO2                       +HCl→+KCl

相关信息列表如下:
名称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沸点/℃密度,/(g·mL)溶解性
甲苯92-95110.60.867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苯甲酸122122.4(100℃左右开始升华)248——微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热水

(1)制备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烧瓶中加入1.5mL甲苯、100mL水和4.8g(约0.03mol)高锰酸钾,开启加热搅拌器,并回流。
①烧瓶最适宜规格为_______mL,仪器A中应加入_______(填“水”或“油”)作为热传导介质。
②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当烧瓶中出现_______(填写现象)时停止加热。
(2)①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反应后的混合物趁热过滤,用少量_______(填热水或冷水)洗涤滤渣。该滤渣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填化学式)。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滤液和洗涤液合并,用浓盐酸酸化后于冰水浴中冷却、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粗产品1.0g。冰水浴中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
(3)苯甲酸纯度测定
①称取0.122g粗产品,用乙醇溶解配成100mL溶液,每次移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入几滴_______(填指示剂名称),用0.01000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
②三次滴定平均消耗21.50mL的KOH标准溶液。本实验制备的苯甲酸的纯度为_______%。
③将粗产品进行提纯得到更纯净的苯甲酸,常用实验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
23-24高三下·陕西西安·阶段练习
知识点: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应用常见物质的制备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物质制备的探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苯甲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实验室可通过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其反应原理简示如下:
+KMnO4+ MnO2 +HCl→+KCl
名称相对分
子质量
熔点/℃沸点/℃密度/(g·mL−1)溶解性
甲苯92−95110.60.867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苯甲酸122122.4(100℃左右开始升华)248——微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热水
实验步骤:
(1)在装有温度计、冷凝管和搅拌器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5 mL甲苯、100 mL水和4.8 g(约0.03 mol)高锰酸钾,慢慢开启搅拌器,并加热回流至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
(2)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片刻后,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并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合并滤液和洗涤液,于冰水浴中冷却,然后用浓盐酸酸化至苯甲酸析出完全。将析出的苯甲酸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放在沸水浴上干燥。称量,粗产品为1.0 g。
(3)纯度测定:称取0.122 g粗产品,配成乙醇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每次移取25.00 mL溶液,用0.01000 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平均消耗21.50 mL的KOH标准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药品的用量,三颈烧瓶的最适宜规格为______(填标号)。
A.100 mL             B.250 mL             C.500 mL D.1000 mL
(2)在反应装置中应选用______冷凝管(填“直形”或“球形”),当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即可判断反应已完成,其判断理由是______
(3)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该步骤亦可用草酸在酸性条件下处理,请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达其原理__________
(4)“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一步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5)干燥苯甲酸晶体时,若温度过高,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
(6)本实验制备的苯甲酸的纯度为_______
(7)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苯甲酸,可通过__________方法提纯。
苯甲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实验室可通过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其反应原理简示如下:
+KMnO4+MnO4 +HCl+KCl
名称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沸点/℃密度/(g·mL−1)溶解性
甲苯92-95110.60.867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苯甲酸122122.4(100℃左右开始升华)248微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热水
实验步骤:
(1)在装有温度计、冷凝管和搅拌器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5mL甲苯、100mL水和4.8g(约0.03mol)高锰酸钾,慢慢开启搅拌器,并加热回流至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
(2)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片刻后,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并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合并滤液和洗涤液,于冰水浴中冷却,然后用浓盐酸酸化至苯甲酸析出完全。将析出的苯甲酸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放在沸水浴上干燥。称量,粗产品为1.0g。
(3)纯度测定:称取0.122g粗产品,配成乙醇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每次移取25.00mL溶液,用0.01000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平均消耗21.50mL的KOH标准溶液。
(1)上述反应由甲苯制得苯甲酸钾的反应类型为____
(2)根据上述实验药品的用量,三颈烧瓶的最适宜规格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100mLB.250mLC.500mLD.1000mL
(3)在反应装置中应选用____冷凝管(填“直形”或“球形”)。
(4)当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即可判断反应已完成,其判断理由是____
(5)“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一步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6)干燥苯甲酸晶体时,若温度过高,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
(7)本实验制备的苯甲酸的纯度为___________
(8)利用滴定法测定苯甲酸纯度时,标准液应放入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9)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苯甲酸,可通过在水中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
苯甲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实验室可通过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其反应原理简示如下:
+KMnO4+MnO2
+HCl→+KCl
名称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沸点/℃密度(g/mL)溶解性
甲苯92-95110.60.867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苯甲酸122122.4(100℃左右开始升华)248__________微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热水
实验步骤:
I.在装有温度计、冷凝管和搅拌器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5mL甲苯、100mL水和4.8g(约0.03mol)高锰酸钾,慢慢开启搅拌器,并加热回流至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
Ⅱ.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片刻后,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并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合并滤液和洗涤液,于冰水浴中冷却,然后用浓盐酸酸化至苯甲酸析出完全。将析出的苯甲酸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放在沸水浴上干燥。称量,粗产品为1.0 g。
Ⅲ.纯度测定:称取0. 122 g粗产品,配成乙醇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每次移取25.00mL溶液,滴加少量指示剂,用0.01000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平均消耗21. 50 mL的KOH标准溶液。
(1)上述反应由甲苯制得苯甲酸钾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药品的用量,三颈烧瓶的最适宜规格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100 mLB.250 mLC.500 mLD.1000mL

(3)当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即可判断反应已完成,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4)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一步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6)干燥苯甲酸晶体时,若温度过高,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
(7)本实验制备的苯甲酸的纯度为___________
(8)利用滴定法测定苯甲酸纯度时,标准液应放入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9)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苯甲酸,可通过在水中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