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93
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醇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主反应:①   
副反应:②   
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加氢制备甲醇若选用水作为氢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反应:④   
___________。从反应自发性角度考虑,工业上应选择___________(填“反应①”或“反应③”)合成甲醇。
(2)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醇,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如图所示。已知,在图中所示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更有利于CO的生成。图1中曲线分别为的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性(甲醇的选择性,下同),则代表的转化率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I”或“II”)。图2中曲线为甲醇的产率变化,当温度高于240℃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醇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25%,CO为amol,为bmol,甲醇的选择性为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4)计算机模拟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醇的两种反应路径如图所示,RWGS路径由开始,路径由开始,两种路径部分相同。图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TS代表过渡态。

由图可知该条件下合成甲醇时,主要路径为___________(填“RWGS路径”或“HCOO*路径”),该路径中决定反应速率快慢的步骤为___________
2024·河南·模拟预测
知识点: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活化能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图像分析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研发二氧化碳的碳捕集和碳利用技术及合成氨是科学研究热点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常压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燃烧热如表所示:
名称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甲醇
已知:   
   _____,该反应在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2)催化加氢制取甲醇,反应如下:
主反应:   
副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起始总压强为。实验测得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的选择性%。
图中表示平衡时的选择性的曲线为_____(填“X”或“Y”),温度高于280℃时,曲线Y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240℃时,反应容器内达到平衡状态,副反应的,初始充入的物质的量_____mol。
(3)工业利用催化合成氨实现了人类“向空气中要面包”的梦想。原料气(含、CO)中的CO能被催化剂吸附,需经过铜氨液处理除去,反应为:
①除去原料气中CO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②研究发现铁催化剂表面上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铁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该反应历程中最大活化能对应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铁催化合成氨时需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进行反应,由合成氨反应的速率方程(k为速率常数)可知,越大,反应速率越小。原因是_____
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催化加氢合成甲醇是一种有效利用氢气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
(1)通过计算机分析,我们可从势能图认识加氢制甲醇在不同催化条件下存在的两种反应路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甲酸盐路径的决速步是
②不考虑,两种路径中产生的含碳中间体种类均有6种
③该反应的活化能
④催化剂相同,使用不同的载体也可改变反应历程
(2)催化加氢合成甲醇的过程中会发生副反应。
副反应I:
副反应II:
主反应为
的选择性
的转化率
①在一定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只进行反应副反应I,控制初始投料比为时,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后,的转化率分别为50%、60%、75%,已知反应速率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最大的是温度_________(填“”、“”或“”,下同),最大的是温度________
②控制初始投料比为时,温度对平衡转化率及甲醇和CO的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则在250℃以上,升高温度的转化率增大,但甲醇的产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为增大的产率,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一项即可)。

③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通入1mol和3mol发生上述反应,初始压强为p,达到平衡时,容器中的物质的量为0.4mol,物质的量为0.1mol,的转化率为70%,则的选择性为___________。主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