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83
在催化下,加氢合成甲酸发生反应Ⅰ,同时还伴有反应Ⅱ发生。
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时,部分物质的相对能量如表所示,则的相对能量为_______
物质
相对能量/

(2)为了提高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转化率,工业上常采用以下方法: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①写出步骤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其他条件不变,步骤1中转化为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步骤1的转化率开始迅速上升,主要原因是_______,后又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③流程图步骤2中,加入乙醚的作用是_______,步骤3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
(3)保持、恒压,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的初始分压为,测得的转化率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平衡后,测得,则反应Ⅰ的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2024·甘肃平凉·模拟预测
知识点: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图像分析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将CO2转化为甲烷、甲醇、甲酸等有机物是实现“碳中和”重要途径。在催化下CO2加氢合成甲酸发生反应Ⅰ,同时还伴有反应Ⅰ发生。
Ⅰ.CO2(g)+H2(g)HCOOH(g) ΔH1=-30.9kJ·mol-1
Ⅱ.CO2(g)+H2(g)CO(g)+H2O(g) ΔH2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98K时,部分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表所示,则CO2(g)的相对能量为_____kJ·mol-1
物质H2(g)HCOOH(g)H2O(g)CO(g)
相对能量/(kJ·mol-1)0-423.9-242-110
(2)已知气体A的压强转化率表示为α(A)=(1-)×100%,p0为A的初始分压,p1为某时刻A的分压。保持323K、恒温恒压,CO2(g)、H2(g)投料比为1:1,CO2初始分压分别为p0-aMPa、p0-bMPa和p0-cMPa(p0-a<p0-bb<P0-c)时,测得α(CO2)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则曲线z表示的CO2的初始分压为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p0-aMpa b.p0-bMpa c.p0-cMPa
②在323K,CO2初始分压为p0-bMPa时,平衡后,p(HCOOH)=4p(CO),则反应Ⅰ的Kp=_____(MPa)-1(用含p0-b的式子表示)。
(3)反应CO2(g)+H2(g)CO(g)+H2O(g)的正、逆反应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①曲线甲表示_____(填“K”或“K”)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②a点时,v_____v(填“一定等于”或“不一定等于”)。
③c点时,x=_____
(4)0.5MPa下,将n(H2):n(CO2)=1:1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测得CO2的转化率、HCOOH或CO的选择性[]以及HCOOH的产率(CO2的转化率×HCOOH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

   

曲线a表示_____(填“HCOOH”或“CO”)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270°C时,对应CO2的转化率为_____;在210~250°C之间,HCOOH的产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
二氧化碳的合理转化及氮氧化物综合治理是现代化学研究的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钌配合物催化作用下CO2加氢合成甲酸发生反应I,同时还伴有反应II发生。
反应Ⅰ: CO2(g)+H2(g) HCOOH(g)       △H1
反应Ⅱ: CO2(g)+H2(g) CO(g)+H2O(g) △H2
①已知: 298K 时,部分物质的相对能量如表所示,△H1_______△H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物质CO2(g)H2(g)H2O(g)CO(g)HCOOH(g)
相对能量/(kJ·mol-1)-3930-242-110-423.9

②保持323K恒温恒压,CO2(g)、 H2(g)投料比1: 1时,CO2初始分压分别为P1MPa、P2 MPa和P3 MPa(P1<P2<P3),测得CO2的转化率α(CO2)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所示。

在323K, CO2初始分压为P3 MPa时,平衡后,P(HCOOH)=6P(CO), 则反应I的Kp=_______(用含P3的式子表示)。
(2)一种新型钌配合物催化剂催化CO2加氢合成甲酸的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催化剂再生的反应为_______,研究表明,极性溶剂有助于促进CO2插入M- H 键,使用极性溶剂后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反应的合成效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工业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可用NH3催化还原,发生反应: 4NH3(g)+6NO(g)= 5N2(g)+ 6H2O(g) ΔH<0,研究表明不同氨氮比[m= ]条件下测得NO的残留率与温度关系如图3所示。

①m1、m2、m3的大小关系_______
②随着温度不断升高,NO的残留率趋近相同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4)利用Au/Ag3PO4光催化去除氮氧化物(O2将氮氧化物氧化为;),研究表明,不同Au的负载量与氮氧化物的去除效果、催化去除速率常数(用k表示,其他条件不变时,速率常数越大,速率越大)大小的关系分别如图4、图5表示。已知:催化剂的活性与其表面的单位面积活性位点数有关。

①综合图4、图5可知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填催化剂)。
②图5表面随着Au的负载量不断增加,反应速率常数先增大后减小,试分析反应速率常数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