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填空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97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一小块铝箔与NaOH溶液混合置于试管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之后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烫。刚开始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产生大量气泡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2)常温下,将少量铁片投入装有足量浓硫酸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加热试管,马上产生大量气泡,加热时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生成的气体冷却后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CO和是常见的可燃性气体,分别完全燃烧生成时,放出的热量分别为283kJ和890kJ。已知下述①②中的反应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则:
完全燃烧生成时,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填“>”“<”或“=”)890kJ。
②现有5g由组成的混合气体,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则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时,放出的总热量为___________kJ。
23-24高一下·湖南衡阳·阶段练习
知识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铝与强碱溶液反应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Ⅰ.用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若用60 mL0.50 mol/L盐酸与50 mL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取50 mL0.50 mol·L-1 NaOH溶液和30 mL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实验, 近似认为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反应的平均温差为4.0℃,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_kJ·mol-1 (取小数点后一位)。
Ⅱ.已知KMnO4和H2C2O4(草酸)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甲、乙两个实验小组欲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酸化):
(3)甲组: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气体体积的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时分液漏斗中A溶液一次性加入,A、B的成分见下表:
序号A溶液B溶液
2 mL 0.1 mol·L-1 H2C2O4溶液4 mL 0.01 mol·L-1 KMnO4溶液
2 mL 0.2 mol·L-1 H2C2O4溶液4 mL 0.01 mol·L-1 KMnO4溶液
2 mL 0.2 mol·L-1 H2C2O4溶液4 mL 0.01 mol·L-1 KMnO4溶液,少量MnSO4(催化剂)
①KMnO4和H2C2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反应停止之前,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填实验序号)。
(4)乙组:通过测定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 mL 0.1 mol·L-1 H2C2O4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 mL 0.1 mol·L-1 KMnO4溶液,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各有一支试管盛有H2C2O4溶液和KMnO4溶液),一组放入冷水中,另一组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并振荡,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该实验试图探究___________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但该组同学始终没有看到溶液完全褪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煤的气化是对煤进行深加工的重要方法,其主要反应是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
(1)已知在101KPa、150℃时,各1mol的碳、一氧化碳和氢气在足量的氧气充分燃烧并恢复至原温度,所放出的热量分别为393.7kJ/mol、283.0kJ/mol、242.0 kJ/mol,请写出煤的气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请从热力学角度简述该反应在某条件下能够正向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在恒容密闭容器里,按物质的量比1:1加入一定量的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当改变反应的某一条件时,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少                      B.化学平衡常数K减少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少        D.反应物气体体积分数增大
(3)一定条件下煤的气化产物还可以发生反应,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 H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 minn(CO)/ moln(H2O)/ mol
01.200.60
50.80
100.20

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反应在5min内由氢气表示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_
②列式并计算该反应在700℃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如果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将上表中达平衡后的混合气体恢复至室温,用200mL2mol/LNaOH溶液进行吸收,充分反应后假设溶液体积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HCO3-电离常数约为410-11,CaCO3的溶度积常数约为310-9)___________
A.c(Na+)+c(H+)=c(OH-)+c(HCO3-)+2c(CO32-
B.c(H2CO3)<c(CO32-
C.c(Na+)+c(OH-)=c(H+)+c(HCO3-)+2c(H2CO3
D.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一]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甲烷和氯气反应的情况,设计了以下实验。用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是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后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

(1)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第一步)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实验现象为:①量筒中液面上升②量筒中有少量白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题目中甲烷与氯气体积之比为1∶1,则得到的产物为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B.
C.               D.
(5)光照一段时间后,往水槽中滴加AgNO3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认为甲烷与氯气反应有氯化氢生成。你认为该实验设计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若不正确,回答理由___________
[实验二]
用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2)如果用50 mL 0.50 mol·L-1醋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值___________, ΔH___________(填“相等”或“偏大”或“偏小”)。
(3)实验时所用盐酸及NaOH溶液的体积均为50 mL,各溶液密度均为1 g·mL-1,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实验起始温度为t1℃,终止温度为t2℃。试推断中和热的计算式ΔH=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