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72
乙酰苯胺是染料和合成樟脑等的中间体,传统制备多为乙酸和苯温度计胺脱水缩合而成。反应原理为:CH3COOH++H2O,装置如图所示。在圆底烧瓶中加入9.00g(0.15mol)乙酸、4.65g(0.05mol)苯胺、0.14g锌粉,小火加热圆底烧瓶,保持温度计读数在105℃左右,生成的水(含少量乙酸)被蒸出分离,反应约1.5h,产率为58.0%。

已知:苯胺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而变为黄色;各物质的性质见下表。
药品性状熔点(℃)沸点(℃)
乙酰苯胺的溶解度
苯胺无色液体184.420℃50℃80℃100℃
乙酰苯胺白色结晶114.33040.460.843.455.55
乙酸无色液体16.6117.9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分馏柱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加入乙酸较苯胺多,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实际操作中保持温度在105℃左右,不能过高与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反应完成后,经冷却结晶、抽滤、重结晶制得产物。可以用重结晶方法提纯乙酰苯胺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实验改进:将Zn替换为,多次实验结果如下表。的最佳用量为___________mmol;能用替代锌粉的证据是___________(任答1点)。
物质的量/mmol00.801.62.53.34.1
粗产物颜色淡黄淡黄微黄
产率/%47.052.752.756.158.353.1
2024·四川泸州·二模
知识点: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物质制备的探究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加试题】乙酰苯胺具有解热镇痛作用,是较早使用的解热镇痛药,有“退热冰”之称,其制备原理如下:
已知:

①苯胺易被氧化。
②乙酰苯胺、苯胺和醋酸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表:
物质熔点/℃沸点/℃溶解性
乙酰苯胺114.3305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苯胺-6184.4微溶于水
醋酸16.6118易溶于水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a中,加入9mL (0.10 mol)苯胺、15 mL(0.27 mol)冰醋酸及少许锌粉,依照上图装置组装仪器。
步骤2:控制温度计读数在105℃左右,小火加热回流至反应完全。
步骤3:趁热将反应混合物倒入盛有100 mL 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抽滤、洗涤,得到粗产品。
步骤4:将步骤3所得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后,称得产品质量为10.8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所选仪器a的最佳规格是_________(填序号)。
A. 25 mL               B. 50 mL               C. 100 mL                 D. 250 mL
(2)实验中加入少许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2中,控制温度计读数在105℃左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反应已基本完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3中趁热将混合物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趁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6)步骤4中粗产品进一步提纯,该提纯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次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
乙酰苯胺具有解热镇痛作用,是较早使用的解热镇痛药,有“退热冰”之称,其制备原理如下:

已知:
①苯胺易被氧化。
②乙酰苯胺、苯胺和醋酸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表:
物质熔点沸点溶解度
乙酰苯胺114.3℃305℃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苯胺-6℃184.4℃微溶于水
醋酸16.6℃118℃易溶于水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a中,加入9mL (0.10 mol)苯胺、15 mL(0.27 mol)冰醋酸及少许锌粉,依照上图装置组装仪器。
步骤2:控制温度计读数在105℃左右,小火加热回流至反应完全。
步骤3:趁热将反应混合物倒入盛有100 mL 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抽滤(一种快速过滤方法)、洗涤,得到粗产品。
步骤4:将步骤3所得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后,称得产品质量为10.8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所选仪器a的最佳规格是______(填序号)。
A.25 mL          B.50 mL            C.100 mL            D.250 mL
(2)实验中加入少许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2中,控制温度计读数在105℃左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反应已基本完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3中趁热将混合物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趁热”的原因是_______
(6)步骤4中粗产品进一步提纯,该提纯方法是_____________
(7)本次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