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结构与性质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451
铜氨溶液含有,具有溶解纤维素的性能,在溶解纤维素后所得溶液中再加酸时纤维素又可以沉淀析出,利用这种性质来制造人造丝。用硫酸铜溶液和氨水反应可以制得铜氨溶液。
(1)溶液呈蓝色是因为含有水合铜离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制备铜氨溶液。
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得到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的沉淀;若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的含的铜氨溶液。
①比较键角:NH3_______N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该实验中,结合能力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结合能力,解释原因:_______
③经实验发现:金属铜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也可得到。金属铜单独与氨水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应程式为_______
(3)某种铜的氯化物晶胞形状为立方体,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该晶胞的边长为_______(列出计算式)。

2024·北京门头沟·一模
知识点:电子排布式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晶胞的有关计算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首次在兵马俑的彩绘中发现了古人人工合成的“中国蓝”“中国紫”颜料,直到近年来人们才研究出来其成分为。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蓝”、“中国紫”中均具有离子,______,基态时该阳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中国蓝”的发色中心是以为中心的配位化合物,形成该配位键,提供______
(2)合成“中国蓝”、“中国紫”的原料有、孔雀石[]和砂子()。现代文物分析发现,“中国蓝”中含有微量硫元素。假若硫元素来源于一种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正四面体的天然钡矿中,则该钡矿主要成分化学式是______
(3)在5500年前,古代埃及人就已经知道如何合成蓝色颜料——“埃及蓝”,其合成原料中用代替了,其他和“中国蓝”一致。中键角为______。从原料分解的角度判断,“埃及蓝”的合成温度比“中国蓝”更低,这是因为更易形成。根据所学,试解释:______
(4)同主族,但的熔沸点差异很大,这是因为______
(5)现代工业利用铜氨溶液溶解纤维制造人造丝。金属铜与氨水或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发生反应得到深蓝色铜氨溶液,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
(6)氯化亚铜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已知a点坐标为点坐标为,则b点的坐标为______
②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晶胞边长为,则该晶体的密度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