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单选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17
科创小组设计下图装置探究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应并进行实验、记录。

实验1:
实验2:煮沸冷却后的
编号实验1实验2
实验现象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表面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现象;约10分钟后,铜片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表面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现象;约3分钟后,铜片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
根据上述实验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两实验中,开始时铜片表面得电子的物质是
B.铜片表面开始产生气泡的时间长短与溶液中溶解氧的多少有关
C.铜片表面产生的气泡为
D.若将铜片换成镁条,则电流计指针先向左偏转后向右偏转,镁条表面有气泡逸出
23-24高二上·山东威海·期末
知识点: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原电池原理理解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实验小组探究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应,设计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
【实验1】
装置实验现象
   左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灯泡亮
右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镁条、铝条表面产生无色气泡
(1)实验1中,电解质溶液为盐酸,镁条做原电池的___________极。
【实验2】将实验1中的电解质溶液换为NaOH溶液进行实验2。
(2)该小组同学认为,此时原电池的总反应为,据此推测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实验2实际获得的现象如下:
装置实验现象
   ⅰ.电流计指针迅速向右偏转,镁条表面无气泡,铝条表面有气泡
ⅱ.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经零刻度后继续向左偏转。镁条表面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气泡逸出,铝条表面持续有气泡逸出
(3)ⅰ中铝条表面放电的物质是溶解在溶液中的O2,则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4)ⅱ中“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3和实验4】
为了排除Mg条的干扰,同学们重新设计装置并进行实验3和实验4,获得的实验现象如下:
编号装置实验现象
实验3   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表面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现象;约10分钟后,铜片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
实验4       
煮沸冷却后的溶液
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表面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现象:约3分钟后,铜片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
(5)根据实验3和实验4可获得的正确推论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上述两装置中,开始时铜片表面得电子的物质是O2
B.铜片表面开始产生气泡的时间长短与溶液中溶解氧的多少有关
C.铜片表面产生的气泡为H2
D.由“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能推测H+在铜片表面得电子
(6)由实验1~实验4可推知,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应与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实验小组探究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应,设计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
【实验1】
装置实验现象
左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灯泡亮
右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镁条、铝条表面产生无色气泡
(1)实验1中,电解质溶液为盐酸,镁条做原电池的________极。
【实验2】
将实验1中的电解质溶液换为NaOH溶液进行实验2。
(2)该小组同学认为,此时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Al + 2NaOH + 2H2O 2NaAlO2 + 3H2,据此推测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实验2实际获得的现象如下:
装置实验现象
i.电流计指针迅速向右偏转,镁条表面无气泡,铝条表面有气泡
ⅱ.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经零刻度后继续向左偏转镁条表面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气泡逸出铝条表面持续有气泡逸出
(3)i中铝条表面放电的物质是溶解在溶液中的O2,则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4)ii中“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3和实验4】
为了排除Mg条的干扰,同学们重新设计装置并进行实验3和实验4,获得的实验现象如下
编号装置实验现象
实验3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表面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现象10分钟后,铜片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
实验4
煮沸冷却后的溶液
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表面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现象3分钟后,铜片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
(5)根据实验3和实验4可获得的正确推论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上述两装置中,开始时铜片表面得电子的物质是O2
B. 铜片表面开始产生气泡的时间长短与溶液中溶解氧的多少有关
C. 铜片表面产生的气泡为H2
D. 由“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能推测H+在铜片表面得电子
(6)由实验1~实验4可推知,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应与________等因素有关。
实验小组探究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应,设计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
【实验1】
装置实验现象
左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灯泡亮
右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镁条、铝条表面产生无色气泡
(1)实验1中,电解质溶液为盐酸,铝条做原电池的___________
【实验2】
将实验1中的电解质溶液换为NaOH溶液进行实验2。
(2)该小组同学认为,此时原电池的总反应为,据此推测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实验2实际获得的现象如下:
装置实验现象
ⅰ.电流计指针迅速向右偏转,镁条表面无气泡,铝条表面有气泡
ⅱ.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经零刻度后继续向左偏转。镁条表面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气泡逸出,铝条表面持续有气泡逸出
(3)ⅰ中铝条表面放电的物质足溶解在溶液中的,则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4)ⅱ中“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3和实验4】
为了排除Mg条的干扰,同学们重新设计装置并进行实验3和实验4,获得的实验现象如下:
编号装置实验现象
实验3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表面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现象;约10分钟后,铜片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
实验4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表面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现象;约3分钟后,铜片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
(5)根据实验3和实验4可获得的正确推论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上述两装置中,开始时铜片表面得电子的物质是
B.铜片表面开始产生气泡的时间长短与溶液中溶解氧的多少有关
C.铜片表面产生的气泡为
D.由“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能推测在铜片表面得电子
(6)由实验1~实验4可推知,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应与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