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7
CO和NO都是有毒气体,但新的研究表明,它们都是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H2是高中阶段常见的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NO(g)+2H2(g)⇌N2(g)+2H2O(g)       △H=-664kJ/mol是联合硝酸工业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反应。该反应分为三步完成(都是双分子反应,即反应物都只有两种分子),前两步反应如下:
第1步:2NO(g)⇌N2O2(g)△H=-103kJ/mol
第2步:N2O2(g)+H2(g)⇌N2O(g)+H2O(g)△H=-17kJ/mol
①写出第3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基元反应mA(g)+nB(g)⇌pC(g)+qD(g),正反应速率υ=κcm(A)•cn(B)。
2NO(g)+2H2(g)⇌N2(g)+2H2O(g)的正反应速率υ=k1c2(NO),总反应速率,α是平衡转化率,α′是瞬时转化率,k、k1、k2均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速率常数增大。
Ⅰ.复杂反应分为多步进行时,决定反应速率的是最_______(填“快”或“慢”)的一步,3步基元反应中,活化能最高的一步是第_______步。
Ⅱ.温度升高,α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α′=0.90时,一系列温度下的总反应速率—时间(υ-t)曲线如图所示,分析图中曲线先升后降的原因:_______

(2)用FeO冶炼Fe的过程涉及如下反应:
反应Ⅰ:FeO(s)+CO(g)⇌Fe(s)+CO2(g)
反应Ⅱ:FeO(s)+C(s)⇌Fe(s)+CO(g)
①将FeO和CO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事实能说明反应Ⅰ和Ⅱ均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B. CO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C.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D. 容器内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②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容器中,维持温度1200K不变(此时反应Ⅰ的分压平衡常数KP1=1.00)。压缩容器体积,达到新平衡时,CO的分压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24高二上·广东江门·期中
知识点: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氮氧化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但也会对大气及水体产生污染,治理和减少污染是环境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3还原法研究发现NH3还原NO的反应历程如图。

①该反应的催化剂是____
②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
(2)H2还原法
反应2NO(g)+2H2(g)N2(g)+2H2O(g) △H=-664kJ•mol-1
是联合硝酸工业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反应。该反应分为三步基元反应完成:
第一步(慢反应):2NO(g)N2O2(g) △H1=-103kJ•mol-1
第二步(快反应):
第三步(快反应):N2O(g)+H2(g)N2(g)+H2O(g) △H2=-544kJ•mol-1
①写出第二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②三步基元反应中,活化能最高的一步是第_____步。
(3)CO还原法
向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g)和1molCO(g)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 △H<0。时达到平衡状态I,在t2时改变某一条件,t3时重新达到平衡状态II,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

a. 容器内压强不变,说明反应体系已达到平衡
b. t2时可能改变的条件是向容器中充入N2
c. 平衡时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反应I的平衡逆向移动
d. 平衡常数KK(II)<K(I)
(4)CH4还原法
一定温度下,在2.0L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H4和2molNO2,发生反应:CH4(g)+2NO2(g)CO2(g)+N2(g)+2H2O(g)。测得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变化如表所示。
反应时间(t)/min0246810
p/(100kPa)4.805.445.765.926.006.00
①用CH4表示0~4min内的反应速率v(CH4)=____kPa•min-1
②达到平衡时,该温度下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kPa(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为Kp,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消除城市中汽车尾气的污染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不属于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
A. CO、CxHy B. NOx、细颗粒物            C. CO、NOx D. CO2、H2S
(2)已知:① 2NO(g) + 2CO(g)N2(g) + 2CO2(g) ∆H1=-746.5 kJ• mol-1,据此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消除NO和CO的污染;② CO2(g)+C(s)=2CO(g) △H2=+172.5 kJ•mol-1;碳(石墨)的燃烧热为-393.5kJ•mol-1.写出石墨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NO(g)= N2(g)+O2(g) △H3=___________kJ•mol-1
(3)某研究小组在三个容积均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0molNO和1.0molCO,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见下表)下进行上述反应,反应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实验编号abc
温度/K500500600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82124124
①曲线III对应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曲线I中压强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由曲线II数据计算出对应条件下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 ; 若在曲线III对应条件下,NO、CO、N2、 CO2的分压依次是10kPa、20kPa、 40kPa、 40kPa,则此时反应的速率v___________ v(填 “<”、=’或“>”)。
(4)反应物分子一步直接转化为产物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一个化学反应往往是由多个基元反应分步进行的,这个分步过程称为反应机理,机理中的快反应对整个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一定温度下,基元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以其化学计量数的幂的连乘积成正比,如基元反应mA(g)+nB(g)pC(g)的 “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 kcm(A)•cn(B) (k为速率常数)。实验测得低温时某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c2(NO2),其反应机理有如下两种可能。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以 下机理中与其速率方程符合的是___________ ( 填编号)。
反应机理第一步反应第二步反应
2NO=N2O4 (快反应)N2O4+2CO= 2NO+2CO2 (慢反应)
2NO2=NO3+NO (慢反应)NO3+CO=NO2+CO2 (快反应)
研究CO2、NOx的反应机理,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消除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1)CO2和乙烷反应制备乙烯。298 K时,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所示,CO2与乙烷反应生成乙烯、CO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在Ru/TiO2催化下发生反应:CO2(g)+4H2(g) CH4(g)+2H2O(g)。若无副反应发生,T℃时向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4 mol H2,初始总压强为5.0a MPa,反应进行到5 min时,CO2与CH4的体积分数相等;10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总压强为3.5a MPa。(已知:分压=总压×组分物质的量分数)
①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为_______(填标号)。
A.v(CO2)v(CH4)的比值为1:1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四种物质的分压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
D.c(CO2c4(H2)=c(CH4c2(H2O)
②0~5 min内,v(H2)=_______。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3)工业上常用催化法将CO2合成为羧酸以实现资源化处理。如图是在催化剂作用下CO2合成乙酸(CH3COOH)的反应路径与机理图示,催化循环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条件上注明催化剂的化学式);反应的中间产物共_______种。

升高温度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2NO(g)+O2(g) 2NO2(g)的速率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化学小组为研究特殊现象的原因,查阅资料知:2NO(g)+O2(g) 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①2NO(g) N2O2(g)(快)
v1=k1c2(NO) v1=k1c(N2O2) ΔH1<0 Ea1>0
②N2O2(g)+O2(g) 2NO2(g)(慢)     
v2=k2c(N2O2)c(O2) v2=k2c2(NO2) ΔH2<0 Ea2>0
(4)在1500K、恒容条件下,反应2NO(g)+O2(g) 2NO2(g)达到平衡状态,请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用含k1、k1、k2、k2的式子表示)。
(5)反应①和反应②的活化能大小关系为Ea1_______Ea2(填“>”、“<”或“=”)。已知速率常数有如下关系:。根据速率方程分析,升高温度该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 (填字母)。
A.k2增大,c(N2O2)增大 B.k2减小,c(N2O2)减小
C.k2增大,c(N2O2)减小 D.k2减小,c(N2O2)增大
(6)由实验数据得到v2~c(O2)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当x点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变为相应的点为_______ (填字母)。

(7)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H+和e-的转移(如a、b和c),能将海洋中的NO转化为N2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过程Ⅰ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NO+2H++ e-NO+H2O,则根据图示,写出过程Ⅰ→Ⅲ的总反应式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