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72
食盐和纯碱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位于内蒙古中南部的达来诺尔湖中含有丰富的食盐和纯碱。夏天,将湖水引入湖滩上晒出食盐;冬天,湖面上会漂浮着大量的纯碱晶体(),可以直接从湖中捞碱。
Ⅰ.化学原理分析
(1)冬天“捞碱”的化学原理属于降温结晶,夏天“晒盐”的化学原理属于________
(2)“捞碱”所得纯碱晶体中往往混有,检验是否存在时,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Ⅱ.纯碱样品(含杂质)中质量分数的测定
第一步:称取质量为w g的样品,置于广口瓶中。
第二步:量取溶液于分液漏斗中,与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溶液需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的浓硫酸进行配制。
(3)通过计算,需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下图中已列出实验过程需使用的部分仪器,还缺少的实验仪器有________(填名称)。

(4)某同学配制溶液的过程如下:
①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容量瓶中
②……
③将蒸馏水缓慢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④……
⑤将容量瓶盖好,颠倒摇匀,装入试剂瓶
步骤④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该同学所配的硫酸浓度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标号)。
a.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水
b.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c.定容时俯视液面
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补加少量水
第三步: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6)经实验测得A装置质量变化量为a g,则样品中纯碱晶体()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100%(用含w、a的代数式表示)。
23-24高一上·山东滨州·期末
知识点:离子反应在化合物组成的分析、鉴定的应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综合考查探究物质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Ⅰ.我国青海省的茶卡盐湖不仅风景优美,也是西北著名的盐湖之一,夏天,人们将湖水引入湖滩上晒出食盐。冬天,湖面上漂浮着大量的纯碱晶体(),人们可以直接从湖中捞碱。氯化钠和纯碱晶体的溶解度情况如下表所示:

温度

溶解度/s


物质
0℃10℃20℃30℃40℃
NaCl35.735.835.936.136.4
7.313.624.952.970.8
(1)“冬天捞碱”的原理相当于实验室中的降温结晶法,“夏天晒盐”的原理相当于实验室中的_______法。
(2)为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应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
A.溶液B.稀盐酸、溶液
C.稀溶液D.稀溶液

Ⅱ.为测定纯碱样品(含NaCl杂质)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先将样品配成溶液,通过实验测定溶液浓度,最后求出样品中纯碱晶体的质量分数。
(3)实验过程中使用到下列仪器,其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______。
A.B.C.D.
(4)①第一步:配制100 mL样品溶液。
该同学配制溶液的部分过程如下,请写出中间步骤B的具体内容。_______
A.将蒸馏水缓慢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l~2cm处。
B……
C.将容量瓶盖好,颠倒摇匀。
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时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
②第二步:测定溶液浓度。
该同学量取样品溶液20.00 mL,与0.160 mol·L-1稀盐酸反应至完全转化为,消耗盐酸18.00 mL,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通过实验,测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1
③第三步:求算样品中纯碱晶体的质量分数。
根据实验数据,欲求算纯碱晶体()的质量分数,还需要通过称量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
④通过计算,该同学得出的实验结果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
B.容量瓶中原有少量水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补加少量水
D.定容时俯视液面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Ⅰ.我国西北有很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在夏天,当地的农民将湖水引入湖滩上晒出了食盐。到了冬天,湖面上又漂浮着大量的石碱晶体(Na2CO3·10H2O),农民则可以直接从湖中捞碱。氯化钠和石碱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夏天晒盐”相当于实验室的_______法,“冬天捞碱”相当于实验室的_______法。
(2)为检验所得石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应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
Ⅱ.为测定石碱样品的质量分数w(Na2CO3·10H2O)(假设只含NaCl杂质),某同学先将样品配成溶液,再测定溶液浓度,最后通过化学反应求出样品的质量分数。
第一步:配制100 mL待测液。该同学的实验单中设计步骤如下:
用电子天平取2.000 g石碱样品,在(A)中加水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后,沿着(B)将液体转移至(C)中。向(C)中直接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 cm处,改用(D)逐滴加水至(_______)。摇匀后将液体转移至贴好标签的细口瓶中保存。
(3)该实验单中缺少一个实验步骤,该步骤的名称是_______。如果不进行纠正,会造成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影响”)
(4)填写实验单中所用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5)“配制待测液”的过程中先后两次用到仪器(B),但作用有所区别。按先后顺序,说明(B)在实验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
(6)实验单中“(_______)”的内容应该是_______
第二步:测定待测液浓度:更正第一步中错误操作后,该同学每次取20.00 mL待测液,与0.160 mol·L-1的稀盐酸反应至完全转化为CO2.多次测量后,平均每次消耗盐酸17.40 mL。
(7)该实验测出的碳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8)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石碱的质量分数w(Na2CO3·10H2O)=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我国西北有很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在夏天,当地的农民将湖水引入湖滩上晒出了食盐。到了冬天,湖面上又漂浮着大量的石碱晶体(Na2CO3•10H2O),农民则可以直接从湖中捞碱。氯化钠和石碱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设计实验室模拟“夏天晒盐”的操作流程:溶液→______→洗涤→干燥。实验室模拟“冬天捞碱”,应采用方法是___
(2)为检验所得石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应使用的试剂是___
为测定石碱样品的质量分数w(Na2CO3•10H2O)(假设只含NaCl杂质),某小组设计了两种测定方案:
方案一:将样品配成溶液,再测定溶液浓度
①配制100mL待测液,实验单中步骤如下:
用电子天平取2.000g石碱样品,在(A)中加水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后,通过(B)将液体转移至(C)中。向(C)中直接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D)逐滴加水至(____)。摇匀后将液体转移至贴好标签的细口瓶中保存。
(3)填写实验单中所用仪器的名称:(A)____;(B)___;(C)____;(D)___
(4)“配制待测液”的过程中先后两次用到仪器(B),但作用有所区别。按先后顺序,说明(B)的实验中的作用:______
(5)实验单中:“()”的内容应该是___
(6)按上述实验步骤配制待测液,所得溶液浓度将___(填“偏高”或“偏低”),原因是:___
②测定待测液浓度:更正①中错误操作后,小组同学每次取20.00mL待测液,与0.160mol•L-1的稀盐酸反应至完全转化为CO2。多次测量后,平均每次消耗盐酸17.40mL。
(7)能否用25mL量筒量取20.00mL待测液?说明理由。___
(8)该实验的原理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9)根据实验数据,待测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w(Na2CO3•10H2O)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方案二:
(10)由于气体体积受______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读取气体体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这些条件前后一致。
(11)若测量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mL•mol-1,则w(Na2CO3•10H2O)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