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48
碱式次氯酸镁[化学式为Mg2ClO(OH)3·H2O]是一种白色粉末,难溶于水,也是新一代无机抗菌剂。可由Cl2、NaOH及MgCl2为原料制取。
(1)甲同学拟利用如图装置制备质量分数约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

①B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为___________
②Cl2和NaOH在较高的温度下反应生成NaClO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因此控制反应在0~5℃范围内进行,实验中适宜的措施是___________
(2)乙同学拟利用甲同学制得的NaClO溶液制取碱式次氯酸镁,步骤如下:

步骤1:往烧瓶中加入氯化镁,开动搅拌器并升温到80℃;
步骤2:逐滴滴入NaClO溶液;
步骤3:调节溶液pH=10,回流反应4h;
步骤4:过滤,烘干。
①上图中,冷凝水从仪器A___________(填"上口"或“下口"”) 进入。
②过滤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需___________
③写出MgCl2、NaOH、Cl2反应制取Mg2ClO(OH)3·H2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④通过测定Mg2ClO(OH)3·H2O产品有效氯的含量来衡量产品品质。次氯酸盐的有效氯含量可用次氯酸盐与盐酸反应所生成的氯气的含量来表示,有效氯含量=×100%。实测值的测量方法:称取1.775g所制得的碱式次氯酸镁,放置于带塞的磨口瓶中,加入稍过量KI溶液和稀硫酸(ClO-+2I-+2H+=I2+Cl-+H2O),滴入20.00mL1mol/LNa2S2O3溶液(I2+2=2I-+)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有效氯含量为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3-24高一上·江苏镇江·期末
知识点:离子反应的发生及书写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常见无机物的制备物质制备的探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实验小组制备无机抗菌剂:碱式次氯酸镁[Mg2ClO(OH)3·H2O,简称BMH],BMH难溶于水。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BMH。三颈烧瓶中盛有n(NaClO):n(MgCl2)为1:1.5的混合溶液,控制pH=10下恒温反应4小时。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MgCl2的电子式为:_______
(2)有关制备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滴液漏斗的支管有利于NaOH溶液顺利流下,防止爆炸
B.装置中仪器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
C.缓慢滴加NaOH溶液仅仅是为了控制反应温度
D.pH不超过10,有利于降低产品中杂质的含量
(3)就抗菌和杀菌效果而言,氯制剂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像BMH这样难溶又稳定的氯制剂几乎别无他物。在酸性溶液中BMH具有杀菌、漂白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反应结束后,为分离得到较纯净的BMH固体,将三颈烧瓶中混合物倒入烧杯,弃去清液→洗涤→干燥。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洗涤步骤顺序为:_______(填选项)
①加少量冷水②将玻璃棒放在烧杯上③搅拌④将清液沿玻璃棒倒入另一个容器⑤静置
A.①③②⑤④   B.③⑤①②④   C.①⑤③②④
(5)通过测定碱式次氯酸镁产品有效氯的含量来衡量产品质量。次氯酸盐的有效氯含量可用次氯酸盐与盐酸反应所生成的氯气的含量来表示,有效氯含量=。Mg2ClO(OH)3·H2O有效氯的理论含量为42.14%。
①实测值的测量方法:称取1.775g所制得的碱式次氯酸镁,放置于带塞的磨口瓶中,加入稍过量KI溶液和适量稀H2SO4(ClO-+2I-+2H+=I2+Cl-+H2O)。滴入20.00mL1mol·L-1Na2S2O3溶液(I2+2=2I-+)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有效氯含量为_______
②实测值低于理论值,根据实验推测,样品中可能含有_______杂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