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49
醋酸铟是一种化工产品,以ITO靶材废料(主要由组成)为原料制备醋酸铟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可反应生成偏铟酸铯(CsInO2),也可以与反应生成,据此判断属于___________(填“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或“两性氧化物”)。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酸浸时,铟的浸出率在不同温度和硫酸浓度下的数值如下表,锡的浸出率小于20%。
温度30℃50℃70℃90℃
溶液56%72%83%91%
溶液68%81%89%94%
由上表信息可得出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铟的浸出率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温度越高,硫酸浓度对铟的浸出率影响___________
(3)酸溶时无气泡产生,则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现有一份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加入锌粉,测得析出固体的质量随加入锌粉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

23-24高三上·安徽蚌埠·阶段练习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运用离子反应的发生及书写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铟(In)主要应用于透明导电图层、荧光材料、有机合成等,以ITO靶材废料(主要由In2O3、SnO2组成)为原料回收铟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i. 锡、锌的性质均与铝的性质相似.
ii. 铟不与强碱反应,氢氧化铟难与强碱性溶液反应,在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也只有少量溶解。
iii. Ksp[In(OH)3]=1×10-33        Ksp[Sn(OH)4]=1×10-56   
(1)海绵状ITO[xIn2O3(1-x)SnO2]可作异佛尔酮二胺合成的催化剂,如图表示相同条件下,两种不同方法制得的催化剂催化异佛尔酮二胺的相对初始速率随x的变化曲线。真空蒸馏法的相对初始速率较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In2O3、SnO2两种氧化物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__________

(2)酸浸时,铟的浸出率随温度和硫酸浓度的关系如表,锡的浸出率小于20%。
30℃50℃70℃90℃
3 mol/L H2SO456%72%83%91%
4 mol/L H2SO468%81%89%94%
①写出“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上表信息可得出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铟的浸出率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温度越高,硫酸浓度对铟的浸出率影响__________
(3)现有一份In2(SO4)3和Sn2(SO4)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加入锌粉,测得析出固体的质量随加入锌粉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

该混合溶液中,In3+和Sn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4)若“浸酸”后的溶液中In2(SO4)3的浓度为1 mol/L,取100 mL该溶液向其中滴加氨水,当Sn4+沉淀完全[设c(Sn4+)=1×10-6 mol/L]时,溶液的pH=____________,此时In3+是否开始形成沉淀_____(填“是”或“否”);
(5)“碱熔”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以粗铟为阳极,纯铟为阴极,H2SO4、NaCl和InCl3混合液为电解液可提纯粗铟。写出阴极反应的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

铜-钢双金属废料和铜烟灰是铜的重要二次资源。

Ⅰ.从铜-钢双金属废料中浸出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1)25℃时,随溶液的不同,甘氨酸在水溶液中分别以为主要形式存在。内盐是两性化合物,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水解使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
(2)浸出剂的制备:主要原料有甘氨酸(简写为)、溶液和固体。取一定量固体溶于水,随后依次加入_____(填“”或“”,下同)、_____,所得碱性浸出剂的主要成分为甘氨酸铜等。
(3)浸出:将经打磨的铜钢废料投入浸出剂,控制温度50℃,通入空气,并搅拌。浸出剂不与钢作用,但与铜反应,最终铜全部转化为进入溶液,从而实现铜、钢分离。

①浸出时发生的反应过程为_____

②其它条件不变时,空气流量对铜浸出速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当空气流量超过时,铜浸出速率急剧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

   

Ⅱ.从铜烟灰(主要成分为)中回收铜的主要步骤为:酸浸→萃取→反萃取→电解。

已知:溶于无机酸。

(4)酸浸:将铜烟灰用硫酸浸出,控制其他条件相同,铜浸出率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随温度升高,铜浸出率先增大后减小的可能原因是_____
(5)萃取、反萃取:向浸出液(浓度为)中加入有机萃取剂萃取,其原理可表示为:(水层)(有机层)(有机层)(水层)。

向萃取所得有机相中加入硫酸,反萃取得到水相(浓度达)。该工艺中设计萃取、反萃取的目的是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