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4
某烧碱样品因部分变质含。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用滴定法测定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资料】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如下:
酚酞:无色 浅红色 红色
甲基橙:红色 橙色 黄色
【实验步骤】
Ⅰ.迅速地称取烧碱样品0.50g,溶解后配制成100mL溶液,备用。
Ⅱ.将0.1000mol/LHCl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零,记录起始读数;用碱式滴定管取20.00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以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一终点(此时溶质为NaCl和),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然后再向锥形瓶内滴加2滴甲基橙,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终点,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重复上述操作两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123
/mL0.000.000.00
/mL21.7221.6821.70
/mL23.7223.6823.70
(1)步骤I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
(2)样品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相同pH的NaOH溶液中的_____(选填“大”、“小”或“相等”)
(3)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溶液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4)滴定至第一终点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判断滴定至第二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_____色变为橙色。
(6)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7)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NaOH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达到第一终点前,锥形瓶中有气泡产生
b.记录酸式滴定管读数V₁时,俯视标准液液面
c.第一终点后继续滴定时,锥形瓶中有少许液体溅出
(8)用上述方法对其它5种试样进行测试,根据表中给出的数值,判断原混合物的成分(用化学式表示)。
式样



式样成分NaOH_______________
22-23高二上·北京·阶段练习
知识点: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与盐酸反应相关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的综合考查探究物质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某变质烧碱样品(含Na2CO3杂质)中 NaOH 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
(I)迅速地称取烧碱样品0.50 g,溶解后配制成100 mL溶液,备用。
(II)将0.1000 mol·L−1HCl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零,记录起始读数V0;用碱式滴定管取 20.00mL 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 2 滴酚酞;以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一终点,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V1;然后再向锥形瓶内滴加2滴甲基橙,继续用 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终点,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V2。重复上述操作两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123
V0/ mL0.000.000.00
V1/ mL22.2222.1822.20
V2/ mL23.7223.6823.70

(1)步骤I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溶液并调零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
(2)溶液中的H2CO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酚酞和甲基橙指示剂的变色pH范围及对应颜色见表。
酚酞无色
pH < 8.0
粉红
pH 8.0~9.8

pH > 9.8
甲基橙
pH < 3.1

pH 3.1~4.4

pH > 4.4

①滴定至第一终点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主要存在形式为__
②滴定至第一终点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③已知:pKa1= −lgKa1,结合图象可知,H2CO3的pKa1约为__
a.5.0       b.6.4       c.8.0       d.10.3
(3)下列有关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滴定至第一终点时,溶液中 c(H+)+c(Na+) = 2c() + c() + c(OH)
b.滴定至第一终点时,溶液中 n(Cl) +n() + n() + n(H2CO3) =n(Na+)
c.判断滴定至第二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d.记录酸式滴定管读数V1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会导致测得的NaOH质量分数偏低
(4)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NaOH) =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 1 位)
滴定法可用于测定样品纯度。
Ⅰ.双指示剂法测定烧碱样品(含)纯度
[实验步骤]
a.迅速称取烧碱样品0.50g,溶解后配制成100mL溶液,备用。
b.将0.1000mol/LHCl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零,记录起始读数V0=0.00mL;
c.用碱式滴定管取20.00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以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一终点(此时溶质为NaCl和),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V1=21.70mL;
d.然后再向锥形瓶内滴加2滴甲基橙,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终点,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V2=23.70mL
(1)滴定至第一终点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判断滴定至第二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___________色变为橙色。
(3)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w(NaOH) =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4)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NaOH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达到第一终点前,锥形瓶中有气泡产生
b.记录酸式滴定管读数V1时,俯视标准液液面
c.第一终点后继续滴定时,锥形瓶中有少许液体溅出
Ⅱ.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
第一步,称量m 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酸化,用cmol/L溶液滴定至终点。
第二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将转化为,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加稀酸化,用cmol/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VmL。
(5)第一步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6)第一步的作用是___________
(7)第二步中计算出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