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21
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中学阶段常见的化学试剂。
Ⅰ.它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可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现利用该反应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编号0.1mol/L Na2S2O3溶液体积/mL0.1 mol/L H2SO4溶液体积/mL水的体积/mL温度/℃出现浑浊所用时间/s
14.03.01.020t1
22.03.0V120t2
3V23.03.030t3
(1)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V2=_______
(2)对比实验1、2可探究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硫代硫酸钠易与空气中的CO2、O2等反应而变质,现有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测定实验室储存的Na2S2O3样品的纯度。方法如下:准确称取10.00g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250mL,准确移取该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淀粉溶液,用0.1000 mol/L I2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
(3)滴定前,有关滴定管的正确操作为(选出正确操作并按序排列):检漏→蒸馏水洗涤→_______→开始滴定。
a.烘干       b.装入滴定液至零刻度以上       c.调整滴定液液面至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d.记录起始读数       e.排除气泡       f.用滴定液润洗滴定管2至3次
(4)在接近终点时,使用“半滴操作”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其方法是:将旋塞稍稍转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_______,继续摇动锥形瓶,观察颜色变化。(请在横线上补全操作)
(5)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_______
(6)本实验消耗I2的标准溶液20.00mL,则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
(7)下列操作会使测得的样品纯度偏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结束时气泡消失B.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C.滴定前仰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D.锥形瓶未润洗
23-24高二上·浙江温州·期中
知识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基本操作及步骤探究物质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滴定是化学中重要的分析方法,滴定实验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I.用0.100 0 mol∙L−1碘标准溶液测定Na2S2O3溶液(无色)的浓度时,常用淀粉作指示剂,发生的反应为: I2 + 2S2O= S4O + 2I
(1)滴定前,有关滴定管的正确操作:___________
检漏→蒸馏水洗涤→(       )→(       )→(       )→(       )→(       ) →开始滴定。
A.烘干
B.装入待装液至零刻度以上
C.调整待装液液面至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D.排除气泡
E.用待装液润洗2至3次
F.记录起始读数
量取待测液Na2S2O3溶液时应选用___________ (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2)在接近终点时,使用“半滴操作”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其中“滴入半滴标准液”的具体操作是微微转动活塞,使溶液悬挂在滴定管尖嘴口上,形成半滴,___________ (请在横线上补全操作)。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
(3)某学生进行4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待测Na2S2O3溶液的体积/mL碘标准溶液
滴定前的刻度/mL滴定后的刻度/mL
125.000.0012.40
225.001.5016.50
325.000.2012.80
425.000.4012.90
依据上表数据计算该Na2S2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4)下列操作中,可能引起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
A.盛碘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B.量取待测液Na2S2O3溶液时,起始读数时平视,结束读数时俯视
C.盛碘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内无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有气泡
D.加入待测液 前锥形瓶中有少量水

II.某感光材料的主要成分为KBr和KI (其余成分不溶于水),测定KI含量的方法如下:
①称取试样1.0g,溶解、过滤,用蒸馏水将滤液稀释至100 mL。
②取25.00 mL上述溶液,用溴水将I氧化成IO,然后除去Br2,再加入过量KI、酸化(发生反应: 5I+ IO + 6H+= 3I2 + 3H2O),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I中测定的Na2S2O3溶液作标准液进行滴定(发生反应: I2+ 2S2O= S4O+ 2I),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30.00 mL。
(5)则试样中KI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还原为,在暗处静置5min,然后用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 ()。
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前,有关滴定管的正确操作为(选出正确操作并按序排列):检漏→蒸馏水洗涤→_________→开始滴定。
A.烘干   B.装入滴定液至零刻度以上   C.调整滴定液液面至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D.排除气泡   E.用滴定液润洗2至3次   F.记录起始读数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A.用量筒取100.00mL水样转移至锥形瓶,经固氧、酸化后,用a 溶液滴定,B.滴定时要适当控制滴定速度,C.且应一直观察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以①溶液作指示剂,在接近终点时,使用“半滴操作”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其方法是将旋塞稍稍转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②,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洗锥形瓶内壁,继续摇动锥形瓶,观察颜色变化。终点现象为③;滴定结束,D.读数时应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捏住上端无刻度处,使滴定管保持垂直。若消耗溶液的体积为b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④
请回答:
①处应该用_________溶液做指示剂。
②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③处的现象是_________
④处溶解氧的量为_________
⑤ABCD四处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
⑥若量取溶液时,初始滴定管尖嘴无气泡,最终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________(填“高”或“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