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26
在初中化学“金属的性质”中有如下实验:将无锈铁钉没入溶液,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展开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Al和溶液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吗?
(1)预测Al能和
溶液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将一端缠绕的铝丝浸入溶液(如图),观察现象。

(2)铝丝表面未出现红色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改进】用砂纸将铝丝表面打磨光亮,将其浸入溶液,观察现象。
(3)填写实验报告单:
序号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
铝丝表面有少量气泡;铝丝周围出现蓝绿色物质溶液呈弱酸性,与Al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蓝绿色物质成分待探究
后,铝丝仍光亮;后,铝丝表面出现少量红色物质红色物质是___________,说明Al能和溶液反应,但反应较慢
铝丝周围溶液逐渐变成无色,铝丝以下溶液仍为蓝色;两层溶液界面清晰反应生成的为无色;溶液的密度小于溶液

【深入探究】为研究上述异常现象,同学们查阅了相关资料,继续开展探究。
资料:①呈蓝绿色,不溶于水;②可加快铝丝和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4)取出铝丝,将试管中的混合物分离得到蓝绿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固体溶解形成蓝色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欲加快Al和
溶液的反应,可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拓展应用】通过探究,同学们提出了铝制品使用的注意事项。
(6)下列食品不能长时间用铝制炊具盛放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食醋B.食用油C.面粉D.咸菜
23-24高一上·安徽安庆·阶段练习
知识点:铝与氧气的反应铝制品日常使用的注意事项物质性质的探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铜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Ⅰ.Fe(HSO3)2+红棕色,它可以将Fe3+还原为Fe2+
Ⅱ.Cu2S不溶于稀硫酸,能够溶于热的稀硝酸中。
实验步骤与现象如下:
检查装置气密性,向A中加入5mL浓硫酸,打开K,将铜丝伸入浓硫酸中,给A加热。观察到B中溶液颜色变化,再关闭K。
②加热后,观察到A中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液面上方产生大量白雾,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成灰绿色,反应结束后试管A中有白色固体出现。
③拉出铜丝,停止加热。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按如图连接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
(2)某同学预测装置B中FeCl3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小组同学将SO2通入到FeCl3溶液至饱和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红棕色,将混合液放置12小时,溶液才变成浅绿色。
①试解释SO2与FeCl3溶液反应溶液变成红棕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
②放置12小时,溶液变浅绿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取B中反应后的溶液少量于洁净试管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溶液中有Fe2+生成;该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取出A中铜丝,用蒸馏水洗净后发现表面有黑色物质附着;倾倒出液体后,向白色固体上小心加水,固体溶解后溶液呈蓝色。
①白色固体的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②某同学猜想铜丝表面黑色固体可能为CuO或Cu2S中的一种,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够确认上述同学猜想的是_____
A.将反应后的铜丝插入稀硝酸加热观察是否溶解,试管口是否有气体变成红棕色
B.将反应后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
C.将反应后的铜丝插入稀硝酸中加热,反应后滴入BaCl2溶液检验是否产生
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某兴趣小组对金属铝展开了系列研究。
I.研究铝的化学性质
(1)铝在常温下会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前,需要对铝的表面先进行______(填操作)处理。兴趣小组同学将铝处理好后剪成若干大小相同的小片,用于后续实验。
(2)铝和酸、碱、盐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将铝片放入稀盐酸中 ,试管变烫铝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反应放热
将铝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铝表面有气泡产生试管变烫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热
将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表面有红色物质产生,溶液逐渐变成无色金属活动性:铝
实验一的现象为_____
实验二查阅资料:铝和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实验三表明,铝的金属活动性____(填“大于“或”小于“)铜。
(3)小组同学将实验一中的稀盐酸换成等质量、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稀硫酸,相同时间内发现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少,反应较慢。对比上述两组实验产生猜想。猜想①:稀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可能有促进作用。猜想②:____。为验证猜想①是否合理,应在铝和稀硫酸中加入____(填字母),观察现象。
A.Na2SO4          B.Na2CO3            C.NaCl
Ⅱ.测定某铝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
【资料1】氢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不与氨水反应。
【资料2】AlCl3+3NaOH=Al(OH)3↓+3NaCl;AlCl3+3NH3•H2O=Al(OH)3↓+3NH4Cl。
(4)小组同学称取4.62g某金属铝样品(样品中杂质仅为氧化铝),置于图一烧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至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液体分成溶液1和溶液2两等份,设计两种实验方案(如图三),通过沉淀质量测定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
   
①选择正确的一种实验方案,计算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
②小组同学组合图一和图二装置测氢气体积,烧瓶中反应停止即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计算后发现金属铝的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